【亲子案例】不恰当的比较让孩子越来越差

标签:
育儿亲子案例亦君工作室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亲子案例】不恰当的比较让孩子越来越差
我真的很差吗?
小富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长得虎头虎脑、聪明机智的,一眼看去就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按理说这孩子应该各方面都表现得不错的,以前也的确如此,学习认真,行为规范,待人有礼貌,确实是个大家都夸的好孩子。
问题是近半年多来,老师和家长都发现这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在退步。先是体育课上不那么积极了,跑步、做操都懒洋洋的,好像浑身都没劲。后来在课堂上也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举手发言了,最近连作业也不认真做,学习成绩开始退步。
妈妈以为孩子身体出了问题,带孩子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为小富为什么会这样,小富说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就是现在心里老觉得没意思,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以往的积极性。
咨询中发现,小富对任何新的尝试都说自己不行,他总是不断挂在嘴边的一句“我很差”引起了咨询师的注意。
妈妈回忆说,小富小时候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他也一直很自信的,“我很差”这句口头禅大概出现在一年前。
当时隔壁搬来了新邻居,巧的是那家也有个与小富同龄的男孩,还转到小富学校与小富成了同班同学,当时两家大人都很高兴,两个孩子也成了好朋友,不仅一起上学,休息日也经常在一起玩。
邻居家的爸爸是个退役的省级运动员,体格特别强壮,他家的儿子也长得高大,差不多比小富高大半个头。邻家男孩体育特别出色,小富原本自认为还不错的运动能力,在邻家男孩面前,可就立马小巫见大巫啦。妈妈记得那次小富与邻家男孩玩球回来,一脸沮丧地说:“以后再也不玩球了,因为我实在太差了!”
好像就从那次开始,小富就对以往喜欢的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老说自己体育很差的,连最爱的滑板也很少玩,课余时间就躲在家里看看书和电视。
妈妈看见了儿子的变化,虽然也一再安慰儿子“你体育也很不错的”,但看见儿子不玩体育活动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谁知儿子后来的表现却越来越让妈妈担心。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实验证明了一个人一旦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内化为自我认同,就会在行为表现上努力践行,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成为被认同的那种人。
小富因为在体育活动中不如邻家男孩,产生了“我很差”的自我认同,又因为这种错误的认同没有被及时纠正,将体育运动能力的不足泛化为自己总体能力的不足,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造成了小富各方面表现的退步。
解决小富的问题,首先从打破他的“自我预言”开始,通过NLP技术,找回了小富的自信,同时通过认知调整,改变了小富过于注重竞争的内在信念。现在的小富,终于又成了那个自信活泼的男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