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案例】妈妈过多数落,孩子成了“慢吞吞”

(2015-09-23 13:51:40)
标签:

亲子案例

育儿

亦君工作室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亲子案例】妈妈过多数落,孩子成了“慢吞吞”


【亲子案例】妈妈过多数落,孩子成了“慢吞吞”

 “慢吞吞”的木木

 

9岁的木木正读小学三年级,平时在学校行为规范,老实听话,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但他有一个让妈妈非常担心的问题,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吞吞”的。

 

按理木木已经9岁了,自己起床穿衣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他就是动作慢得出奇。

 

他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早上起床的时间本来就比较紧张,看他慢吞吞的样子,妈妈只好自己动手帮他穿。

 

吃早饭也慢,每次都是妈妈一边催促,一边用力把早点塞到他嘴里。

 

回家做作业也是慢吞吞的,才小学三年级每天就做作业做到十点多。

 

更严重的是,最近学校考试,木木竟然出现了来不及完成的情况,急得妈妈不知如何是好。

 

看见妈妈一连声地数落自己“慢吞吞”,木木在旁边小脸通红,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他小声地辩解说自己也想快点,但天生就“笨头笨脑”、“木知木觉”,没有办法改变。

 

听到木木的自我评价如此之差,咨询师感觉到问题所在。

 

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木木3 岁之前妈妈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比其他同龄孩子“慢一拍”。

 

只是进了幼儿园以后,有一次老师反映,木木在画画方面反应比较慢,握笔手指也不灵巧。这让妈妈很紧张,回家就逼着孩子练握笔,结果发现木木真的握得不像样,就逼孩子每天练习。

 

也许是木木不太愿意做,每次都拖拖拉拉,动作也是特别“慢吞吞”的。妈妈一气之下,就经常说孩子“笨头笨脑”、“木知木觉”,谁知发现这孩子竟然越来越“慢吞吞”了,原来只是练写字慢,后来发展到做什么事情都慢啦。

 

事实上,握笔写字画画需要儿童精细动作的发育,而这一发育在孩子3岁左右才开始,一般要到6岁前才基本完成。

 

而且每个孩子由于自身发育的因素,完成精细动作的发育有早晚之别,但只要在一定年龄段内,都属于正常。

 

因此,对于一位3岁的孩子来说,不能准确地完成握笔的动作很正常。

 

问题在于木木妈妈不了解,听了老师反映就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孩子做不到又感到心理委屈,就采取“拖拉”的行为来反抗。

 

更严重的是,妈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拖拉行为背后的委屈情绪,却一再批评指责孩子,以负面的评价来伤害孩子,结果造就了一个“慢吞吞”的孩子。

 

这种妈妈对孩子负面评价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预言的实现”。

 

即一旦孩子受父母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评价,自我就会向着这个预言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导致预言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孩子”确实是夸出来的。

 

咨询师指导木木妈妈“换一副眼镜看孩子”,每天仔细观察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不仅当场表扬,并且拿小本子记录下,在每个周末专门安排三十分钟“赞美时间”,总结孩子一周来表现好的地方,赞美并进行奖励,奖励孩子向父母提出满足一个心愿的机会。

 

半年之后,老师和同学惊奇地发现,木木变得越来越主动、积极,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慢吞吞”啦!

 

                ——刊登于《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作者  吴亦君  资深媒体人,《新民晚报》“爱的教育”专栏作者,上海乐事社工事务所副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华东理工大学MBA职业导师,社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