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教子有方】录音摘要:解读孩子沉默背后的心理密码

标签:
990教子有方育儿爱的教育亦君工作室 |
节目开题:
你觉得你的孩子沉默吗?
你知道他(她)沉默背后的原因吗?
你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吗?
亲子案例:砸碎学校镜子的孩子
专家点评:
1、孩子在学校里受到委屈,但由于孩子不善于表达,被老师误解为犯错,当时孩子没有勇气对老师说出来(因为长期养成压抑的习惯),因此,自卑沮丧之极,把学校镜子砸了;
2、成因:家庭原因。
1)父亲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而孩子天性内向,但事实上,内心思想很丰富,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宣泄,但长期压抑,故诱发极端行为。如自残孩子的案例;
2)母亲性格懦弱,没有维护孩子,所以长期造就了父亲的强势,加重了孩子的压抑;
3、家长要反思自己对待孩子在家中的表现的反应,是否提供了一个让孩子能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环境;如允许孩子在家里发牢骚;
网友提问1:
沉默的孩子是否相当敏感?
专家解答:
1、是的,孩子能量在内,内在心理活动很多;
2、孩子沉默是有原因的。家长对孩子发言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会沉默还是会畅所欲言。
网友提问2:
当孩子发泄负面情绪时,家长如何处理,才能避免孩子以后的沉默?
专家解答:
1、孩子和家长分享想法的时候,父母要耐心听,对孩子的情绪化的语言不要太在意,因为此刻孩子只是在宣泄情绪,家长知道孩子说的是气话,要用共感的语句回应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2、家长要明白:认同孩子情绪,并非是同意孩子的不理性行为。遇到孩子发泄负面情绪的情形,首先接纳孩子情绪,让孩子感觉你和他(她)是在一起的,然后才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或讨论对事件的处理方式;
来电提问:
2岁孩子抢玩具的故事:
孩子把玩具带到幼儿园,但不愿意和同伴分享,如果别人玩他玩具,他总是去抢回来。家长批评他,他以沉默来对抗,怎么办?
专家解答:
1、2岁孩子已经开始在初步建立自我意识,在建立自我界限。这个阶段孩子可能特别小气和自私,不愿意分享,喜欢保护自己的东西,家长不必过虑;
2、自我界限建立比较好的人,长大后会很好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3、所以家长此时切忌因为面子或道德标准而干涉孩子行为;
4、家长可以在孩子拿出玩具的时候,和孩子说明:拿出去的玩具,就是要允许别的孩子来玩的,不愿意分享,就不要拿出去;
5、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和别人交换玩具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从而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亲子案例1:
对奶奶沉默的孩子
孩子从小奶奶带大,被送去国外和父母团聚,不适应回来,以后就开始对奶奶沉默。
专家点评:
1、孩子对离开奶奶的事情不认可,感到受伤和委屈;为了报复,故意对奶奶这样;
2、奶奶知道原因后,不要太强化孩子的行为,不要表现得太在意,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适当沟通,解释送他出去的原因。
专家小结:
如何应对沉默的孩子?
1、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孩子就愿意表达;
2、给孩子表达的安全感,如果孩子感觉说出来会责罚,就不敢说了(孩子喜欢和同伴说,因为感到安全);
3、如果孩子感觉到羞愧,也会沉默,家长此时需要得理饶人,给孩子台阶下;
4、如果孩子离开熟悉环境也会沉默;要给孩子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