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捣蛋鬼波波

(2012-03-21 10:33:32)
标签:

孩子为何恶作剧

育儿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爱的教育

捣蛋鬼波波

刊登于 2012321《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波波是个6岁男孩,聪明而调皮捣蛋,在幼儿园喜欢恶作剧戏弄同学,老师见了也头疼,说这孩子实在太不守规矩了,要求爸爸妈妈好好管教。可是,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啊,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溺爱孩子,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孩子就是喜欢动小脑筋作弄人,在家也经常恶作剧,上次在奶奶常坐的沙发垫下悄悄放了个会叫的玩具,把奶奶吓得可不轻,从此每次坐那个沙发都小心翼翼地先掀开垫子看一下,好像得了恐惧症。

爸爸妈妈又是打骂又是奖励,用了好多办法,可总是没好几天,波波又故技重施了。眼看今年就要上小学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呢?

在咨询中发现,除了这个不好的行为,波波在其他方面还是很不错的,这孩子很聪明,学什么都比其他小朋友快,无论是做算术还是讲故事,波波在幼儿园里经常得第一,本来可以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就是喜欢恶作剧的不良行为,让这个聪明孩子成了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问题孩子。

波波在现场对话反应特别快,与咨询师相处自来熟。看起来这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缺少爱,所以心态阳光,安全感很足,恶作剧应该不会是为了发泄仇恨。问波波为何喜欢作弄人,波波说是因为觉得好玩,言语之中不仅没有愧意,相反还流露出几分得意。

从心理层面分析,每个人做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就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孩子坚持自己的行为而不顾家长的反对,是因为不听家长的话所带来的负面价值,远远抵不上坚持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正面价值。

波波的爸爸妈妈一下子难以接受,难道孩子恶作剧还有理啦?难道自己这些年来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存在问题?确实,对很多家长来说,孩子不良行为对孩子本身来说具有正面价值的说法很难理解,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正面价值,孩子根本就不会做那些行为,甚至在遭到父母处罚后仍然坚持在做。而父母之所以常常感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无能,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孩子的心理!

在工作室最近举办的“幸福家长”培训班中,波波的父母学到了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他们明白波波恶作剧的正面价值是他认为恶作剧能体现他的聪明才智,而他还把被老师批评、父母打骂看作是更证明了恶作剧的效果,所以增添了波波心目中的正面价值。怪不得以前的管教全都无效呢!

波波父母还在培训班学到了教育孩子的一些基本技巧,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和感觉到什么行为才是他应该做的,创造机会让孩子发挥聪明才智,充分体现他的自我价值。现在波波已经上小学两年级了,他喜欢恶作剧的不良行为消失了,学习成绩出色,成了老师称赞的好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