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不教,谁之过?

(2011-08-30 16:41:14)
标签:

父亲的不良榜样

育儿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爱的教育

养不教,谁之过?

刊登于 201161《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星期天,家里朋友聚会。一位朋友突然发现男主人不见了,随口就问主人家那个四岁的儿子。谁知小男孩眼睛转了一圈,没有找到爸爸,竟然脱口而出“死人,侬死到哪里去啦!”一言既出,全场震惊。这天刚好来探望孙子的奶奶立刻批评:“怎么这么没有教养,这样叫自己的爸爸,实在太不像话啦!”尴尬的女主人急忙打圆场:“孩子小,不懂礼貌乱说话,让大家见笑啦!”话音刚落,男主人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女主人一见他,立刻一顿数落“死人!刚才死哪里去啦,也不晓得管管儿子。”众人见状,立即鸦雀无声。

几分钟以后,聚会又恢复了以前的热闹和随意。突然,传来了一阵朋友三岁女儿的哭声,大家循声望去,看见主人家的儿子正拿着塑料做的剑,用劲抽打着小女孩的身体,一边抽还一边说:“杀死你!杀死你!”男主人见状,马上过去夺下儿子手中的剑,抬手就打了儿子一巴掌。小男孩委屈地哭了,一边哭还一边说:“我是在跟妹妹玩呢,爸爸和我平时就是这样玩的呀!”一场开心的朋友聚会,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哭声中草草收场。

据说主人家的这个小男孩,在幼儿园也是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大家都说这孩子说话没礼貌,还经常对其他小朋友有攻击行为,小朋友的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离他远点。为此,幼儿园老师也很为难。在老师眼里,男孩的父母也都是知书达理的白领,言谈举止文雅而有礼貌,怎么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有野蛮行为呢?

问题就出在小男孩父母的教养方式上。这对白领小夫妻有着很高的学历,收入也很不错。他们平时在工作环境中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在同事和领导眼中,都是很有教养的人。可是回到家里后,也许是为了释放工作压力,小夫妻很喜欢开各种玩笑,互相说话很亲昵,也经常打来打去闹着玩。小男孩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表现主动而活跃。他平时在家中与爸爸妈妈一起随便打闹惯了,便以为这是一种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方式,结果却因为这一行为惹了麻烦。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并没有天生的行为标准,他在成长过程中,会由于情感获益而不断延续某一行为,从而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小男孩的父母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了互相打闹的快乐,却没有告诉孩子,这一行为只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并不适用于普通的社会关系。 没有给行为设立合适的使用范围,将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扩大为社会关系行为,结果让这个小男孩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孩子的父母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妈妈说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