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怯场---发表于2010年《中学生报》中招周刊
(2011-02-07 15:32:13)
标签:
中学生报 |
亦君工作室的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重点中学的初三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游水平,数理化一直是我的强项,但我发现我的考试成绩似乎一直受我的心理状态影响,心态好的时候可以单科考到年级前几名,不好的时候只有三百多名。做题时一旦有一道题目有点卡壳,心理状态便急转直下,即使做出了那道题目也慌了阵脚——做做不对就做下一道,下一道还没做完,又想去做上一道,结果越来越慌,一道也做不出了。就说这次数学考试吧,只考了30多分,回家随便看一眼就做得出的题目,在考场就是做不出,回家我用比考试时间快一刻钟就做出了整张考卷。考试前很放松,卷子一发下来就不对了,我也提醒自己不要紧张,但一到考试就会出虚汗,胡思乱想,控制不住。马上就要模拟考试了,听说这次模拟考试成绩,决定我们将来中考的 “命运”,是考高中还是中专等其他职校,我希望能得您的帮助,谢谢!
贝贝同学,你好!考试怯场,即“考试恐惧症”,过度的紧张,就会产生考试焦虑,哪什么是考试焦虑呢?
出现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手足发冷,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头昏发晕,视听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考试焦虑是一种对考试情境习惯性的紧张状态。
考试焦虑造成的危害有三个方面:一是会影响考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二是会诱发大脑的超限抑制,降低大脑的活动效率;三是造成许多生理反应,降低机体的机能。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了考生考试效率的降低。
一、自信训练,变消极自我暗示为积极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国外有人以就要执行的死刑犯做被试者,告知被试者在特殊的装置情境下,给他们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者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抽出血液的嘀嗒声,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者生命终结。其实这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给被试者抽血。这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同样,积极的自我暗示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创造奇迹。
有些同学的考试焦虑较重,其原因往往就在于钻进了消极的自我暗示的怪圈。他们的念头是:我不行,我就怕考试,我肯定会紧张,我又要失败了…… 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你以为自己怎样,常常你就会怎样。所以,知道了自我暗示的巨大效应,你就应把消极的自我暗示转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
1、接受法
接受目前的状态,包括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在现阶段的复习中,要保持自我,按自己的目标走,有些同学老是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别人怎样了。别人复习某本书,自己也一定要找到;别人讨论报××学校,自己一听达不到,心就慌;别人,尤其是原来水平差不多的好朋友,考试成绩提高时,自己就压抑甚至六神无主了;甚至有的同学考场上一听到别人翻卷子,就认为比自己答得快,于是乱了阵脚。了解别人不可避免,但高考前保持自我更重要,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目标不同,进步发展的曲线也是不同的。要学会把握自己。
2、 单纯法
一位射击世界冠军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只管打好每一枪就是了”。考试也一样,只管面对每一道题就好了。
3、倾诉法
和好朋友以及周围的同学聊聊天,说出自己的压力。就会发现,或许别人有类似的烦恼;或者别人经历过这种情况,有办法帮助你;或者说一说就轻松许多。
4、少想快做法
有些同学好回忆过去,期盼未来,就是逃避最困难、最需面对的现在。一些高焦虑者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想得远,怕眼前”。由于任务不能及时完成而堆积起来,就更增强了焦虑和自责感。所以克服焦虑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少想快做”。
5、简化或放弃法
有些焦虑感强的人,往往重视定计划,计划定得很满,没有调整的余地。于是整日紧张不安,看计划本、看表,心中不踏实。对于此类现象,应在详细计划之余,划出重点。执行时先做重点,如果计划未完成,是那些未划入重点的内容,就简化去做或放弃,知取舍而不苛求。
二、自我放松训练。
1、大笑疗法:因为笑是精神消毒剂。国外谚语说:“一个小丑进城胜于一打医生。”在可能的时候,你不妨去听听相声,看看小品,这样可以化解焦虑。
2、运动疗法:机体的运动可以使精神放松。你可以考前放下书,开心地去踢一场球或来点别的什么运动,这样可以消除焦虑。
3、深呼吸疗法:考前或考场上紧张焦虑时,做深呼吸4~6次,会缓解焦虑。
4、意守丹田疗法:意念集中于丹田穴,而后想像意念向上移动,一步步直至头顶百会穴,同时吸气,再向后向下移至丹田处,同时呼气。
5、六秒钟放松法:抓住片刻时间,六秒钟就够,收腹,缩颏,扭动身体,打哈欠,焦虑会随之消失。
三、运用自我系统脱敏疗法。
如果上面的方法不能消除焦虑,你还可以用系统脱敏疗法来克服考试焦虑。
第一步:先把使你焦虑的考试情境按刺激的强度由弱到强排成队。比如:临近考试复习时的情境→考试前一天的情境→准备进入考场前的情境→进入考场答题前的情境→开始答题时的情境,等等。
第二步:利用想像进行脱敏训练。从最轻的情境开始,尽可能详细、逼真地想像情境中的具体细节、环境和自己的内心体验,感到有焦虑反应时,就用二中的方法进行放松,直到焦虑消除。再进行下一个情境的训练,依此类推,直到想像最后的情境时不再感到紧张。考试焦虑确实较重者,应在考前早些时候开始训练,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