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刀对着奶奶的孩子
(2010-05-28 09:41:57)
标签:
奶奶攻击性拿刀教育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拿刀对着奶奶的孙子
刊登于 2010年3月31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看着长大的儿子越来越有攻击性的行为,健觉得自己的棍棒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失效啦!丈夫长年出差在外,婆婆又老是护着她唯一的小孙子,从小在自己父亲的暴力下成长的健,也真不知如何才能管教好儿子。
当健的儿子来到咨询室时,我发现这个男孩聪明活泼,对妈妈却没有同龄孩子的亲热与依赖。妈妈在数说他的过错时,他非常不满,几次想插嘴,却被妈妈的严厉叱责吓了回去,后来干脆就噘着嘴一声不吭啦!我知道他有话要说,就请妈妈离开,单独与他谈话。
没有妈妈在旁边,男孩显然活跃了起来,他先对着妈妈的背影做了个鬼脸,然后告诉我,平时妈妈工作很忙的,每天很晚回家,也没有心思关心自己。虽然奶奶很疼自己,但还是渴望能引起妈妈的关注。小时候希望做个乖孩子来讨妈妈喜欢,后来发现做错事更能让妈妈紧张自己,所以就不断闯祸。每当做了错事被妈妈打,虽然身上疼痛,心里总是得意妈妈还是在意自己的。至于在幼儿园里打小朋友,在家里欺负疼自己的奶奶,甚至拿刀吓唬,都是在为自己被妈妈打出气,谁让他们都好欺负呢?
通过对健儿子的评估,发现他确实有攻击性行为倾向。这种不良行为习得于妈妈的暴力,也来源于他与妈妈特别的亲子关系。爸爸的长期缺位,妈妈的忙于工作,让渴望得到亲子之爱的孩子采用了一种不当的方式来获取爱。而这种亲子互动一旦成为习惯,攻击性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心理学研究证明,小时候养成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延续一个人的一生。而对于这个五岁的男孩来说,妈妈最应该做的,是花时间陪伴儿子,改变棍棒教育方式,用柔软的母爱温暖孩子的心,建立起正常的亲子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