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回家的孩子

(2009-02-04 17:33:19)
标签:

育儿

亲情友情

父母

亲子沟通

教育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爱的教育

晚回家的孩子

刊登于 2009121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小海上初中了,学校离家不远,父母同意了小海的要求,放学后让他自己回家。那天,小海因为与同学踢球,晚回家了半小时,与妈妈为此事发生了争执。

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晚回家?功课要来不及做啦!你真不懂事!”

小海还嘴说:“只晚了半小时,又没做坏事,功课我会完成的,要你这么大惊小怪干嘛!”

妈妈一听,这小子竟然敢还嘴了,非常生气,说:“你再嘴硬,小心我揍你!”

小海说:“我不要你管!”

于是,一场亲子战争爆发了。

在有些孩子的家庭,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家庭,经常爆发类似的亲子战争。父母觉得孩子有问题,要管教孩子,而孩子却常常觉得自己没问题,因此坚持己见,不服管教。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状况呢?

美国白宫的家庭心理咨询顾问哥顿(Thomas  Gordon)博士在研究了大量家庭的亲子沟通方式后指出:出现此类亲子矛盾,是因为父母和孩子各有不同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父母不管是孩子方面的问题还是自己方面的问题,一味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责怪孩子,或者一厢情愿地去代替孩子解决孩子的问题;其结果常常是不被孩子接受,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抗。

完成作业本来就是小海的事,因为踢球晚回家,影响了做作业,该怎么设法弥补,这是小海自己的问题。当属于孩子的问题出现时,父母该做的只是积极倾听,给予关注;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与孩子共同协商,提供建议和协助。在父母培训课程上,小欢的妈妈提供了她的做法。

小欢上初二时,有一次也因为陪同学买文具,晚回家半个多小时。女儿没有按时回家,妈妈当时心里自然着急;但小欢回家后,妈妈却没有以自己的情绪去责怪女儿,而是在问清原因后,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担心。女儿本来心里就有些不安,见自己让妈妈操心,而妈妈却并没有责怪自己;便有些内疚。她马上主动表示,自己今晚放弃平时饭后半小时的休息,把晚回家损失的时间补回来。这天晚上小欢一改平时磨磨蹭蹭的习惯,抓紧时间做作业,结果反而比平时提早完成了回家作业。临睡前,小欢不好意思地向妈妈道歉,说自己以后再也不做未经妈妈同意晚回家的事。现在小欢已经进了大学,此后真的再没有发生过同样的事;因为那天妈妈没有责骂她,反而让小欢产生了对不起妈妈的感觉;她不想自己再让妈妈多操心呢!

同样的问题,家长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

                                             作者: 亦君工作室主任  吴亦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舒心的春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