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亦君工作室
亦君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22
  • 关注人气:1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励的力量

(2008-12-17 07:46:29)
标签:

育儿

教育

芳芳

肥皂粉

家务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爱的教育

鼓励的力量

(刊登于2008年12月16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总是充满了不满和指责。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新事物时,看不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总是心急火燎地希望孩子一学就会,还要求做得完美无缺。几天前,我在朋友家,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朋友六岁的女儿芳芳正在学习洗自己的袜子。

  “天呐!你哪里是在洗袜子,根本就是在玩水嘛!”妈妈心急地把水龙头扭紧:“你知道吗?水费又涨了,还这么浪费水。”

芳芳噘起了嘴,本来以为帮妈妈洗袜子会得到表扬,现在没戏了。

“你看看你,洗什么嘛!洗了老半天,袜子还这么脏。多用一点肥皂粉,全部重新洗过。”芳芳不情愿地挤了一堆肥皂粉,弄得脸盆里都是泡沫。

“你在搞什么鬼呀!弄得全是泡泡,这样很难洗干净的。”

“我不洗了啦!”芳芳生气地大哭着,狠狠地把袜子摔回脸盆里。

六岁的芳芳第一次开始学做家务,她的本意是想帮妈妈的忙,显示自己的能力,当然也想得到妈妈的表扬。而妈妈的苛求与指责,却挫败了孩子学习做家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传递着让孩子沮丧、受挫的信息。如此做的结果,可能使芳芳以后再也没兴趣去尝试做家务,再也不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新的事物,长此以往,甚至可能造就孩子自卑的人格。

反之,如果妈妈先肯定她主动帮妈妈做家务的良好动机,再耐心细致地教她洗手捐的方法,即使她一时做不好也积极鼓励;她从中就不仅学到了做家务的本领,也在家中得到了归属感,培养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心。以后她就会更积极主动地为家庭出力,锻炼出许多的能力,也培养了主动、积极、乐观、自信、负责、坚定等优秀的个人品质。

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一旦自己的重要性得到别人的肯定,就有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探索陌生的世界,要学会很多原本不会的东西,需要战胜无数的困难;而能够支持他们不断前进的,只有家长的肯定和鼓励。鼓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激励孩子不断尝试,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开创自己成功的人生。

                                                作者: 亦君工作室主任  吴亦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