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少年”上了高考一本线
(2008-07-18 17:24: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问题少年”上了高考一本线
刊登于2008年7月16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俊的成绩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说是意外,是因为俊在高二 时还是老师、父母眼中的“问题孩子”。高二的俊,因为下课时经常在教室里又叫又跳,一个人在操场上不停地跑步,被学校老师和同学看作“脑子有问题”;学习成绩自然也是每况愈下。母亲带儿子去精神卫生中心作了检查,精神科医生说没有精神疾病;又去某心理咨询中心做了几次咨询,然而儿子的问题行为却不见改观。当时俊的母亲通过朋友找到我,急切地希望能帮助她的儿子。
第一次见到俊,我眼前是个有些腼腆的大男孩。因为之前听朋友说起过,俊是个热心助人的孩子,在本市一所著名初级中学读初中时,还担任过班长。于是,先要求俊对自己做个评价,希望能让他看到自己的长处。结果却出人意料,俊对自己的评价中,没有一条是正面的。当我告诉他自己内心的惊讶,说想不到朋友介绍的“阳光少年”怎么不见了时,俊才抬起头,说这是以前的自己。
原来,俊先是因中考失误,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著名市重点高中;后又因为在班级里说了看不起自己就读的高中学校的话,引起班中同学不满,在班长竞选中落选。更为不幸的是,当俊在学业上遭受挫折,在学校里被同学排挤的时候,俊的父母却在家中给了他更大的压力。当校长的母亲和在公司担任部门经理的父亲对孩子一贯要求非常严格,平时连孩子洗完手是否擦干这样的小事也不放过;孩子在中考中的失利、以及在学校竞选的失败,更让父母觉得不可接受。于是,父母一方面紧盯着要俊到处补课,另一方面又经常指责孩子,俊的父亲甚至在俊表示以后要考上外时,讽刺他只能考进体校。俊原是个开朗热情、爱好运动、阳光单纯的男孩,在来自学校和父母的双重打击下,他变得内向、木讷、不自信。学习成绩一再下降,自己爱好的篮球运动又被阻止,俊在情绪极度压抑、青春期旺盛的精力又无处渲泄的情况下,在学校表现出了不当的行为。
俊正处于人生的困境,他需要得到帮助;而真正能帮到他的,只有俊的父母。于是,在对俊做心理疏导的同时,又帮助他的父母调整教养观念,改变教养方式,通过父母不断地给予俊支持和鼓励。俊的父母非常配合,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俊终于通过这次高考证明了自己,他成功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愈到挫折和困难;这时,我们做父母的,是用支持、肯定和鼓励拉一把呢?还是用批评、指责和讽刺推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