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败的音乐教育》答博友问
Yhjin博友:
你好!
很高兴你注意到了我在《新民晚报*心理周刊》“爱的教育”栏目上刊登的第一篇文章。“爱的教育”是《新民晚报*心理周刊》新开的一个小栏目,主要刊登与孩子教育有关的真实故事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在以后的每周三,你会读到我写的有关孩子教育的其他文章,欢迎继续关注并共同探讨。
你提出的关于“孩子快乐学习与培养毅力之间的矛盾”,我是这样认为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快乐是人成长的动力。而人的成长确实需要克服困难的毅力,学习如此,生活、工作亦如此。一个人的毅力从何而来?亦从快乐而来。不断获得赞赏,不断体验成功,不断体现价值,人才有了越来越远大的目标,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毅力。
所以,孩子的毅力、恒心等良好品质,不是家长逼迫和管教出来的,而是从家长的赞赏、鼓励而来,从孩子不断战胜自我的成功体验而来。心理学研究还证实: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自己成功。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也是他最沮丧最需要鼓励和帮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援手,助孩子一臂之力。孩子小小年纪,要克服学琴的艰苦和寂寞,是非常不容易的,家长一定要体察孩子的心理感受;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孩子的学习,有成功才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快乐;而克服困难的毅力,也正从一次次成功的快乐中培养出来。
至于具体的做法,对于学琴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家中营造全家热爱音乐的气氛,让孩子觉得:学会拉琴是一件很高尚、荣耀的事,让他为自己学琴的能力感到自豪。同时,家长可以通过组织家庭音乐会、让孩子参加演出等,使孩子享受到自己辛苦学琴的成果。家长还可以通过陪孩子听音乐会、给孩子讲音乐家的故事等,让孩子欣赏音乐的美妙,知道成功背后的辛苦付出。总之,家长可以用许多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让学琴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没有热爱,艺术不会成功。只有为自己学琴、并从中找到乐趣的孩子,才能真正从学琴中获益。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未知能使你满意吗?
2008.4.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