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同龄人中率先提拔,我有这么几条独门经验【成长故事】

(2022-11-29 20:59:37)

自从看到石头哥征文“工作以来我最得意的二三事”,就一直心痒难耐。


想借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工作5年就晋升科长,成为上下三届同期入职中第一个晋升者的经验。


01

个人情况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2016年毕业于北京某知名985高校,本硕连读,研究生毕业至今,一直在同一家单位就职。

 

就是那种撑不死也饿不着的老牌国企,单位的很多人没有什么上进心。


尤其是女生,基本上生完孩子,就是工作是副业,家庭和孩子是主业的状态。


工资一般,关系复杂,你永远不知道和你一桌吃午饭的同事,背后是什么靠山。

 

虽说工资一般,但胜在稳定和人性化。


所以虽然很多高工资的同学劝我辞职,但我还是顶着胸无大志,没有追求的名声一口气在公司干到现在。


去年竟然意外地被领导提拔,工资瞬时翻番,连我自己都觉的是个惊喜。


思来想去,能在一个关系盘根错节的国企,主要靠关系和资历的职场脱颖而出,成为率先被提拔的年轻人。


除了脚踏实地、名校背书,我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就是就是轻易不开口。


开口必是想了很久,绝对不对有差错的话,说的通俗点就是“沉默是金”。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觉得自己深谙此道。


当身边同事都想在领导面前竭力表现,让领导注意时,我一般都是沉默不语的那个。

 

因为我的直属领导也不是很擅长表达的那种,甚至经常在公开场合因为不善言谈被大领导翻白眼。


但我心里很清楚,能决定前途命运的不是离我十万八千里的公司高层,正是每天朝夕相处的部门领导。

 

只要他能认可我的成绩,那我升职指日可待。

 

但其实很多初入职场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以为大领导的青睐难能可贵,但凡能有表现的机会,就张牙舞爪,丝毫不懂收敛。


可事实上,大领导对小职员的和颜悦色往往不是欣赏,而是表现自己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保护色。

 


02

沉默法则一:

不轻易表态


开会时,领导不点名征求你的意见,绝对不要轻易开口。


其实,体制内的会议,说是民主决定,但领导往往心里都有定论,说是走个过场也不过分。

 

所以,表面是让大家集思广益,大部分时候是希望你能免开尊口,表示高度赞同就好。

 

但部门有两个大姐,特别喜欢在这种时候表现,总是领导的话还没说完,就疯狂发言。


巴拉巴拉表示自己是怎么想的,制度是怎么规定的,结合公司的现状来看应该怎么怎么办。

 

我眼瞅着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面部逐渐出现怒意,心里默想,大姐您可别说了。

 


02

沉默法则二:

胸中有城府,口中有黄金

 

因为身处核心的职能部门,总有各种各样的人来找我打探消息。


听说,谁谁要提拔了?听说今年的年终奖要减发?听说上级单位要空降高层领导?

 

当然,我一般是能拿到第一手消息,但无论关系有多好,我能做的就是绝对不从我嘴里出去这些消息。

 

说真的,一个部门统共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消息的可能更少。


你以为你告诉的那个人一定不会说出去,但办公室里最不缺的就是“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只要这句话出口,基本上可以默认全天下都会这个事。

 

所以,在话出口前,你先想好,如果领导知道是你先说出了这个消息的后果,是不是当下的你可以承受。

 

工作六年,我敢说无论什么消息,在官宣之前,领导安排给我一定是绝对放心的。

 

收起大嘴巴,把自己当成一个仅仅会上传下达的机器人,远比上蹿下跳,表现自己更适合体制内的生存。

 


03

沉默法则三:

永远不要期望领导听你辩解


国企的毛病想必大家都知道,决策权往往都掌握在领导手中。


事情究竟怎么办,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领导怎么想。

 

这种体制下,如果再遇上一个处女座的男领导简直是要命的骄傲。

 

复杂的不说,哪怕就是一个简单的通知,他能在改了五六遍措辞定稿发出去后,让你赶紧撤回。


原因可能仅仅是某句话中少了或者多了一个“的”。

 

同部门的同事都很烦他这个毛病,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忍不住呛呛。


但我一般都在心里默念“一二三”,嘴上答复“好的,领导,那我撤回重新发一遍邮件”。


他一般都会笑眯眯地回答“那就重发吧,辛苦了”。

 

其实,并不是一件多复杂的工作。


但如果你能数次在这种情况下顺了他的心意,和其他同事的差距显而易见,次数多了,你在他心里,可能就是“自己人”。

 

职场中,成为直属领导的自己人,优势资源和升职加薪都是时间问题。

 


04

沉默法则四:

既然干了,就不要抱怨和嘟囔


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很重要,但当其额外工作丢过来时,如果无论如何都推不掉,就笑呵呵或者沉默完成即可。

 

既然都是要干的,骂骂咧咧和心平气和,自己的心情都不一样。


更何况总有好事者会把你抱怨的话以某种方式适时地传递和领导,还有当事人。

 

这个时候你就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大家都是成年人,百害而无一利的事,为什么要去做呢?

 

说起来,国企中总有一些人是不干活且能拿到高工资的。


刚进公司时,我对部门某大姐总是把自己的工作拽着我们一起干非常愤懑。


直到我听说人家老公是同级单位的一把手和党委书记。


也就是说,比我的直属领导高了好几级。


试问,有哪一个领导会为了新员工去跟盘根错节的关系户作对呢?

 

但其实,你默默承担很多非分内工作时,领导只要不瞎,心里都会有所考量。


去年年终奖,我比那个天天推活的主管大姐还多,比同级别的小伙伴多了将近两万。

 

要知道我们这个级别,年终奖一共也就三四万。


我想我能拿到150%的奖金,除了多做工作以外,跟我一句都不抱怨也是分不开的。

 

毕竟同部门同级别的小伙伴平常也没少被推工作。


但她每次都去领导那吐槽,最后的结果就是活做了、无人承情,奖金也只能是分内的金额。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一直在犹豫,会不会被骂“扮猪吃老虎”、缺少主见,但我还是写出来了。


因为这就跟在职场工作一样,很多事不需要有太多的主见。


你只要能做到在自己的领域精通规章制度和办事规则,保证自己的专业度,在具体执行中少点个人心理活动,多点服从意识就足够了。

 

其实服从往往意味着工作能最大程度的简单化,最终省时又省力的还是自己。


总之,就是在领导想到你的时候,能用靠谱和专业来形容你,那你在他手底下就是“稳赢”的。

 

忘了之前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当你能放下你心中所谓的自尊心,主动以结果为导向,单纯做事时,就会发现,成功离你不远了”。


与诸君共勉。




机关、事业、企业、学校,体制内的工作,需要的成功素质其实大同小异。


石头想请教大家,工作以来你在工作中干过最得意的事是什么?对自己发展成长推动最大的事情是什么?获得的最重要的经验或原则是什么?


希望你写成千把字的小文章,把自己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石头叮嘱一下,故事不希望是流水账,而希望是可学可鉴的职场要诀。最好是既有经历,更有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