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人事大变动,让人出乎意料,我却得到了这些启发!
(2022-05-01 09:13:45)
前一阵我们部门人员进行了我见过的最大规模的调整。人员要调整这个事,大家早就知道,很多人也像我一样在心里预测,但是结果一出来,还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事实就是事实,不管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已成定局。那么领导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我们关键是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而我们这次岗位大调整就打破了这个规律,把老家伙放在了不重要的岗位,让年轻人挑起了大梁。事后站在领导的角度一琢磨,也有其合理性。 一是年轻人更有活力、更有干劲,老油条都已经皮了,没有新鲜感、没有动力了。 二是领导需要通过重新洗牌,来培养自己的人,来施恩于某些人,从而让自己的领导力更加坚强。 第三,更为关键的是,年轻人提拔到了重要岗位,更容易有感恩的心,更好使唤。 如此看来,只要能保证大局稳定,提拔年轻人到重要岗位,领导何乐而不为?
所以说,如果你不是本部门的笔杆子,那就几乎不可能成为核心业务科室的负责人。级别越高的部门,越是如此。单纯想靠玩人的手段,就能坐稳核心业务科室负责人的宝座,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业务科室就是搞业务的,而搞业务就是写材料。 我们这次岗位调整就是如此,调整到重要岗位的年轻人,之前都是一直承担着材料的起草任务。而靠边站的老资格,之前一直都是以耍嘴皮子、爱张罗见长。 说白了,耍嘴皮子、爱张罗,那是领导干的事,领导最需要的还是闷头给他写材料的。 所以,年轻人要想有大的发展,如果没有特殊的途径,写材料这关是必须要下功夫过的。否则,今后的发展肯定会受影响。
相比老实人,领导更喜欢用恶人
说到提拔这个事,也依然如此。很多人事调整出来,有人就在那嘀咕,谁谁谁那么坏,没想到领导还提拔他。愤愤不平之感,溢于言表。不过事实就是如此,领导用的就是他的坏。 一方面,推进工作克服困难,有时候,老实人是没有办法做的,只有坏人才有办法。 另一方面,把老实人和坏人放在一起,老实人是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坏人的。所以,领导只能用坏人。 对待这个问题,其实放到整个自然界去类比就很容易理解了。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的特长,最有吸引力的工具都是那些杀伤力大、比较刺激的工具,相较而言,那些愚钝的、规矩的工具就差一些。 领导用人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这个人的坏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个人把他的坏用在对付别人上,那这个人于领导而言,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具体到人事调整更是如此。自己要把人事调整的规定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摸透,然后再决定自己的策略。 比如,你如果还没有满足提拔年限的要求,那就要稍微韬光养晦一些,随大流、不掉队就好。 如果这时,你什么也不懂,闷着头一通乱干,自己弄得自己筋疲力尽不说,还会遭到符合提拔条件人员的打压,到最后即使你表现得再好,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坏处。 因为这个时候,本不该你登台表演,你却乱弹了琴。这就需要你好好琢磨琢磨,等到需要你登台表演了,你再用力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战略定力,不要因为一些表面的、虚荣的东西乱了阵脚。
脸皮厚点谦卑点到最后总不会吃亏
这次人事调整获得提拔的人就是如此。我刚到单位时,记得有一次,大家都在开会,领导们都一个个拿着杯子前排就坐,我们这些小喽啰在后面坐着。 领导们一个个喝着水讨论着问题。等过了一阵,他们的水喝得差不多了,我就见这次被委以重任的某位同事跑出去拿着水壶,挨个给领导们倒水。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领导们水杯里没水了,但是都碍于面子不想去倒,只有这位同事做了。其实从最后达到的效果来讲,倒这一次水胜过你把工作完成的再好,而且实际情况是,大家的工作其实都做得差不多。 相信大家都见过自己的领导见到更高的领导的时候的样子,全然没有了在自己面前的威严,俨然像变了一个人,甚至我们还在心里暗爽,没想到你也有这个时候。 这时我劝你还是别高兴得太早。有句话叫媚上者必欺下。他这么对待他的领导,他反过来也会这么要求你。你如果做不到,他就会对你不满意,乃至想方设法让你难受。 尽管
“媚上者必欺下”这句话听着略带贬义,但它有合理性。它是确保一个组织具有凝聚力、领导力的重要保证。 所以领导选人肯定会选那些在他面前谦卑的。而在领导面前谦卑的人,因为已经付出了谦卑,所以他也会要求他的下级付出谦卑。 所以,要想提拔,脸皮就要厚,要谦卑。
01
资历浅不一定得不到提拔
02
能写材料到什么时候都是硬杠杠
03
相比老实人,领导更喜欢用恶人
04
看清形势再努力比什么都重要
05
脸皮厚点谦卑点到最后总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