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之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卢庆彬教授

标签:
卢庆彬平和红楼小坪加拿大滑铁卢超高速激光光谱技术 |
分类: 平和之子 |
【平和之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卢庆彬教授
卢庆彬博士,1965年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小坪红楼村,卢庆彬博士现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授卢坤平博士为堂兄弟关系。
http://s3/mw690/4f52bf78gd2f87e137dd2&690
卢庆彬教授曾于2010年6月17日应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访问福建物构所。卢庆彬教授作了题为“A New Transdisciplinary Frontier – Femtomedicine: from DNA Damage to Cancer Therapy”的学术报告,并与物构所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利用超高速激光光谱技术并结合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等多项技术,进行飞秒生物学和飞秒医学的研究工作。卢教授已在诸如Physics Report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ngew. Chem. Intl. Ed., J. Am. Chem. Soc., Mutation Research—Review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Molecular Pharmaceutics等国际高影响力的杂质上发表多篇文章,并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申请了两项美国专利。
滑铁卢大学,简称UW,是加拿大滑铁卢市的一家著名大学,建校于1957年,以数学、电脑、工程学科闻名。它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学系(最多的教授)。滑铁卢的代表队曾多次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冠军。滑铁卢大学是一所以研究为主的中等大小的公立大学,以学习与实习并重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而闻名,本科生在课程进行期间将在相关机构工作以作实习。滑铁卢大学目前进行的合作教育计划是全球最大。
相关报道----《证明氟利昂令全球变暖 加华裔教授卢庆彬新理论引关注》
http://s13/mw690/001s3ZRCzy72Oabtspm9c&690
卢庆彬博士近照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这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定论。但是滑铁卢大学物理教授卢庆彬以确凿的数据挑战此种说法,他认为造成温度变化的是氟利昂(Chlorofluorocarhbons﹐简称CFC)。他的理论已开始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注意。
卢庆彬接受该报访问时表示,作为他理论的一个基础是,如果说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首恶,但是近年来在二氧化碳仍然呈现上升的情况下,环球气候却出现下降,这就难以说通。
但是,氟利昂的多寡则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相吻合。
从1950年代以来,全球温度每年以约摄氏0.6度的速度提高,该时期正是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在全球获得广泛应用。
但之后,氟利昂对臭氧层巨大破坏的作用被人们发现,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被禁止使用。结果,从2002年以来,随着氟利昂全球使用量的减少,全球温度也在出现下降的趋势。
他认为,在未来50到70年当中,随着环境中氟利昂的含量持续减少,温度仍将会持续下降。
卢庆彬是福建人,毕业于福州大学物理系,在澳洲取得博士学位,也在美国大学工作过。2004年进入滑铁卢大学,从助教到副教授,现在已经是教授。
他的有关全球温度变化新理论,本周已经在《国际现代物理B》期刊发表。这类国际科学杂志发稿非常严谨,需要请业内专家进行2轮审稿;对作者的见解称为模式或者理论,也有讲究。
通常称为模式,只有基础和数据扎实的见解,才被称为理论,卢的见解被接受为理论。
卢庆彬说,传统上,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是科学界的主流认识;也有一些科学家不认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度变化的主因,但他们也无法指出这个主因。
他说,为了挑战现有的主流理论,他的研究就必须严谨和扎实。
他的文章分析了自从1850年以来的各种数据,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滑大理学院院长麦克洪(Terry McMahon)表示,卢庆彬的成果,不但对科学研究有贡献,对于公众和制定政策的人们,了解全球气候未来走向,也有突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