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听禅声

标签:
雪小禅刹那记书评09年第一场雪画眉谷山中读书雪落听禅文化 |
分类: 心香一瓣-感悟 |
《仁王经》中说: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我翻到这页时,天色微茫,秋风似起,两岸潮平。我端起一杯红茶,着一袭白衣坐于窗前,看到一片叶子凋零飘落,又一个刹那过去了。
——摘自雪小禅《刹那记》
与这本书,缘分曲折。
一月初,看到小禅的博文预告,说最美随笔集《刹那记》即将出版。因一向喜读散文随笔,便期待。春节前后,几次去书店,营业员均说尚未配书。二月又去,仍说没有。三月,去中原图书城,还是被告知“这个真没有”。
终于耐不住,知这书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所出,而我社与长江文艺出版社曾有合作,便托那里的朋友帮忙寄了一本样书过来。拿到书的时候,觉得那学院派的风格恰是我喜欢的——淡褐色封套上,右侧简简几笔墨荷,左上角一朵萱草下,印着“最美文·雪小禅卷”几个小字。内封是纯白卡纸,没有任何图案,“刹那记”三个黑字静静的。整个设计朴质而灵动,让人欢喜。于是就放到包里,方便随手翻阅。禅意清凉的文字,其文其境直指人的自性真心,一瞥之中,便有了深爱。
只读了第一辑的《刹那记》、《同类》、《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三杯上马去》、《小半生》几篇,在一次聚会时,这书就被从老家一起来郑州工作的女友借了去。
四月裂帛。五月袷衣。六月莲灿。七月兰浆。八月诗禅。九月浮槎。十月女泽。这本书一直在外流离,从一个女友到一个女友。一直到十一月,它仍被人借着。等不得了,上卓越网买了一本。书到的第二天,女友也把借去的那本还了来。这样,我就有了两本《刹那记》。只不过,先前的那本比新买的旧了些,里面还有色笔画的道道。从春花繁盛到叶子凋零,它已在外面经历了四个季节,时光的流逝,真是异常的迅疾,鱼鸟各飞沉,青山无古今,却也不过是短短的一刹那。
是恋旧的人吧。新买的那本一直没有开封。11月11日,我携旧书上路,随出版集团几十人去平顶山鲁山县画眉谷参加登山比赛。出发时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到达后,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登山,倒也别有情趣。午时,走到漫湖碧透、云烟袅袅的杜鹃湖,尚未细品“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美丽景致,竟有点点雪花,夹杂着雨滴,飘逸而至。回程时,雪越下越大,这天宇的精灵,幻化成瓣瓣洁素,朵朵晶莹,微笑着舞动一片俏丽。不多时,山上山下已是素裳薄纱,盈盈如玉。
回到旅舍,同伴们各自找乐去了。我的房间,朝向后山,一整面都是通透的玻璃窗,雪如纨素,从天而降,在脚下铺展开来。西风吹散旧时梦,这雪,刚好配合了此时落寞的心绪。于是,泡一杯莲花香片,开始读小禅。听她细诉往事,轻唱流年,点滴的生活,点滴的爱,将繁华红尘,从容穿越。时光流韵,那些生活的花瓣,被她信手拈来,置于纸上,暗香依旧;那些似水流年,都随她的文字萦绕心头,蹀踱不去。
佛说:“唯真亦禅”。以小见大,亲切圆融,情系万物,在庸常中发现真谛,是雪小禅散文的整体风格,它在《刹那记》中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文字,是同一种品类的人们相互找寻、寻求皈依的一条幽径。用清嘉婉媚来形容小禅的文字,其实并不过分,那些红尘故事,和现代人由于匆忙而疏离了的情感,也许本该用那些雕琢精致的句子,来还原他们的本色。
暮色如袍。远处隐隐传来古刹钟声。茫茫天地,渺渺浮生,我心心念念眷着禅笔下那一刹那的温情。湖色千顷,水波是冷的;光阴百代,时间是冷的。然而一枝笔,一枝华妙清雅,水灵惊艳的纤笔下,有人跟人的聚首,有盛大而薄凉的烟火气息,有银碗里盛雪的禅意,有一个人的山河岁月……沧海月明珠有泪,鲜衣怒马素年锦时——只有全身心看到世界的美,才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深挚的情感让华丽的语言变得有了质感。
“经年的岁月,变得苍绿,绿成一片痕,在你我的心里。”我在河之南,禅在河之北,我所以眷眷于这文字,只是爱与写这文字的女子同行;我心悦那人,是因为我爱人世,爱这温柔缠绵的人世。
雪还在下,我在聆听。听她柔化成股股清流,蜿蜒于山间,流淌于江河,润物细无声。
怡然,静默如初,体会着雪落无声的诗意。听禅,浅唱于水湄,听岁月流淌的声音。
(此文已被11月17日的《青年导报》刊登,在此感谢导报女总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