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本美书,就好像一场不期而至的艳遇。
——题记
喜欢小禅的文字,一直喜欢着。她的每部书,几乎都买过。以前喜读她的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总是令人心折落泪。近来迷恋她的散文和随笔:《烟雨桃花》、《禅心百合》、《爱情禅》……文字如同水粉画一般,有着缤纷的秀色。
暮春时节,从她的博客得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了她的新随笔散文集《她依旧》,六月初上市。几次到书店,不是被告知未配书,就是说已售罄,失望而归。
周末微雨,在街边散步,不打伞,信步走出很远。小雨飘啊飘的,飘在滴也滴不完的长长的发梢,淋湿了白色亚麻裙的下摆。雨越下越大,躲进一间光线迷蒙的古朴小屋,猛抬头,却在书架上看到了她——一片漫天飞雪般的深深浅浅的紫色,几朵紫蔷薇摇曳着风情的腰肢——就是她呀!这不期而至的相遇,令我满心满魂全是欢喜。一翻裙兜,却发现忘了带钱。捧在手中的书,包装精致,透明薄膜丝绸一般光滑,犹如绝色倾城的美人,怎么也不忍释手。于是给女友打电话骗她说发现了最好看的衣服,让她送钱来。女友飞车赶到,却见不过是一本书,嘲讽我说真的是中了雪小禅的毒了。中毒有什么不好呢,只要喜欢。想起禅发给我的照片,温婉娟秀,
优雅从容,眉梢眼角间风情细细,周身有一种耀目的风华,还有一份闲淡的禅意,一如她的文字,令我痴痴若醉。美人如玉,书亦如其人——从一个出版人的角度看,《她依旧》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无论装帧设计还是用纸,极是好的,值得收藏。我对喜欢的人和书,总是不想错过,也总是心怀敬畏与感恩。
回到家,沐浴后点燃一枝香,放上《紫色家园》——我最喜欢的中国心灵慰藉音乐,唯有这样空灵的丝竹之声,方与禅的文字相宜。翻开手感极好的一张张轻型纸,小禅那落英般的文字扑面而来。心性敏感的她,为女人一生中的各种情绪所触动,笔墨倾注,以小私的方式,讲述着一个真实动人的雪小禅。人生山长水远,她于字里行间,审视生活百态,云影波光之中,各种心绪与感悟,以美丽的姿态定格在纸上。这样的书,最适合在花叶清奇、绿荫如伞的合欢树下读的。那一篇篇独立成章的短文,犹如一朵朵妩媚的合欢花,如烟如雾的胭脂红,丝丝缕缕的细腻与曼妙,氤氲着清冽的香,绝色倾城,美得蚀骨。读到最后一篇《种春风》,真有繁花满树、艳色不似人间花的感觉了。张爱玲笔下“象丝棉蘸了胭脂,即刻渗开得一塌糊涂”的淹然百媚,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女人那些花蕊般细密的心事,那云一般变幻不定的心绪,真的该由小禅来描述。绮年流影,于她轻灵的语气里,浅笑薄嗔,爱恨情伤,所有的一切历历在目,触手仍有当时的温度。禅的文字空灵飘忽,每一篇文章,都渗透着善、美和晶莹的禅意,却又真切、体贴,如同一个秀外慧中的美人,风华绝代却不倨傲冷冽,那样善解人意,温婉可人。禅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像一个红颜知己,不借用任何路径,只凭一个眼神和一双温柔手,便可直抵内心——这种感觉真好。在这禅静之所,听她细诉心事,华音流韶,写的人,读的人,仿佛都在同一时间地点彼此交付,亲爱渐生,心意甜美。那被尘世的烦忧和悲苦蒙蔽得沉重的心,在阅读过程中变得洁净轻盈,宛如合欢,翩然盛开。
说实话,评说禅的新书,压力很大,因她写得太好。我想郑重描写感受,又恐自己笔力不达,反倒辜负了她的慧心和美文。不如且止,还是请读者和博友跟随她每篇微醺的挥洒,去享一场阅读的深醉。
《她依旧》六章:
芙渠满地 一世间
禅幽清扬 落凡尘
灯火阑珊 蓦回首
焚心梦隐 两相望
荼靡孤寂 欲凋谢
拈花清欢 她依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