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2022-04-16 15:53:33)
标签:

龙应台

目送

分类: 妈妈感受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疫情居家,不能乱溜达,除了一日三餐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继前一段时间把在台湾买的《林徽音传》读完以后,今日又读完了龙应台的《目送》,读罢感慨良多,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一直很喜欢台湾作家龙应台,觉得她精干睿智,特别是她当台北市首位文化部长的时侯,在议会上有点舌战群儒的感觉,为此深深地喜欢她。就找来她写的许多文章来读,越读越喜欢。后来去台湾旅行的时侯就在书店买了一本她写的《目送》。因为是竖版还是繁体字,读了几页就放下了。

 

    这本《目送》很早以前读过,记忆最深的是那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本《目送》是个合集,里面收纳作者在不同时期的随笔感悟,正如她所说的,“我是个随性的旅人,随着江上的风景想写就写,向来没有规划写作这件事。”此书有写孩子的,父母的,当下随行随笔,从小小个人到浩荡家园,从生到死,从爱到惆怅许多小文章让我看了动容。特别是写父母的,经常是读着读着泪涌而出,可能是自己也到了她的年纪,可能是自己已长大,而父母也老了的感悟吧。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目送》:铭刻父亲的逝、母亲的老、人生人生的离散。深邃、忧伤、美丽,老中青世代无数读者流泪捧读的生死笔记。

 

 

    她记录与父亲的最后时光,每一篇小文前面简单的文字问侯,就让我泪眼婆娑。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爸爸,是我。你今天怎么样了?”

“牙痛,不能吃东西。”           

“有没有出去走路呢?昨晚睡得好不好?”

 

“爸爸,是我。今天怎么样?做了什么?”

“在写字。礼拜天你回不回来吃饭?”

“不行呢,我要开会。”

 

“爸爸是我,吃过饭了吗?”

“吃不下。”

“不管吃不吃得下,都要吃啊,你瘦了很多。”

 

“爸爸是我,今天好吗?”

“好啊。”

“有出门吗?可以叫计程车啊。你可不可以不要省钱?”

 

“是我,爸爸。今天好吗?”

“脚痛,忍不住吃鸡。痛风又发作了。”

“不是知道不能吃鸡吗?妈妈不是不准你吃鸡吗?你偷偷吃的是吧?”

 

 

这时父女之间的问侯还可以畅通,可以交流。

 

“喂,吃过饭吗?”

“听见吗?听见我说话吗?我是你女儿”

“我说,你吃过饭吗?是不是听筒拿倒了你?”

 

“爸爸是我。喂今天好吗?”

“”

“今天好吗?你听见吗?你听见吗?说话呀”

 

“爸爸是我。今天好不好?”

“我说,你今天好不好?”

“妈,他说什么?为什么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他怎么了?”

 

“妈妈,是我,爸爸能说话吗?”

“一天都没说话。”

“把听筒给他,我还是试试看吧。”

 

“喂,是我,妈妈,他今天怎么样?”

“今天好一点,可是一整天,他眼睛都有闭起来的。”

“他有说话吗?”

 

“是我,他今天怎么样?”

 

“喂今天怎么样?”

“喂今天怎么样?”

“喂今天怎么样?”

 

这时父亲老了,开始变呆了,不能说话了,最后需要问妈妈。父女简单的日常问侯,就把一个老人的衰老展现了出来,那个画面瞬间在脑中和眼前闪现,泪出。

然后,父亲走了父亲走了那一章的描述,我已不敢看,眼泪蒙住了双眼,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瞬间共鸣。

 

紧接着是母亲。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再读龙应台的《目送》,泪湿衣衫!

“喂今天做了什么?”

“你是谁?”

“我是谁?妈妈,你听不出我是谁?”

 

“喂妈妈今天好不好?”

“她在沙发上睡着了。”

“你要注意一下,我觉得她最近讲话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喂今天好吗?《心经》写了吗?”

“太久没写字,很多字都不认得了。”

“试试看,妈妈,你试试看。”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下子老了,得了老年痴呆,记忆时好时坏。

 

这像极了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天天长大,他们一天天变老。她的文字描写时时敲打着我的心,那种感怀让人心痛又迷茫。

 

人的一生大概就是这样吧,一直都是在目送,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母的离开。而我们也在目送中渐渐老去,犹如我们的父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龙应台:留学美国九年,旅居欧洲十三年,生活在香港九年,台北市首任文化部长,中国民国首任文化部长,是一支独立的笔,也是陪美君散步和雨儿,被安德烈和飞力普不留情面犀利调侃的妈妈。2014121日辞官,回到文人安静的书桌。

 

这是她的简介,文章好看,值得一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