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理念冲突时!
(2012-10-12 10:57:47)
标签:
少儿运动会学校我的大学变得育儿 |
分类: 小学三年级 |
2012-10-12(五)
昨天看了微博:【自述:小学开学一月摧垮我6年教育观】我用了6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我的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准备学具遇下马威;三分教七分等观点碰壁;家长只有服从没有商量……6年后,女儿会不会变成流水线产品?------(新浪育儿)时,太让我感叹了,句句点在我的心上,我也是有这样经历的妈妈,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这三年来学校的教育与我们的理论有太多冲突,有很多次我都跟他们理论抗争,希望学校的教育不要抹杀我儿子的个性,但是大环境如此,收效甚微,反倒让儿子越来越无所适从,两套教育理论不仅让孩子困惑,也让我们陷入该如何去摆平两者相差的理性思考之中,我真不敢想像,若干年以后,我把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送进学校,他们会还给我一个怎么样的人回来?!
我不是一个矫情的妈妈,只是书看多了有自己想法的人而己,我也没有想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怎么样的一个了不起的人,只是想让他活得健康快乐有自己主见的人而己,所以在没上学以前,我跟那个妈妈一样,努力让儿子做他自己,可现在三年级了,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我那有个性有思想有想法的儿子变得惟命是从,变得唯唯诺诺,我有时真有点懵了。
还是先说说昨天发生的事情吧。
昨天我的大学同学从外地来了,我跟贝爸是大学同班同学,理所当然要一起去吃饭,家里没人也得带儿子前往,怕下班塞车,我提前请了假去接儿子,结果在大风中等了一个小时才接到他,原本一个小时前就应该放学的儿子,干什么去了?学校没通知,我们家长就在校外等了一个小时,出来才知道,周六区里要开运动会,把孩子们拉走去排练了。
晚放学一个小时又听要出去吃饭,儿子不干了,冲我喊上了:“我不去吃饭!我还没玩呢?!”旁边的同学都乐了,劝儿子:“出去吃大餐多好呀!要是我就去!”可儿子仍不想去,动员了半天还愤愤地跟我上了车。在车上我问他,“为什么晚放学?排练好玩吗?”儿子没好气地来了一句:“一点都不好玩,干坐了半个下午,要求两腿放平,小手放在手上不能动!都快累死了!有什么好玩的?!”“这都什么事呀?区里开运动会,你们又没有什么项目,去凑什么热闹?简直瞎胡闹!而且开运动会就是要表现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向上,这样摆造型有什么意义?”因为刚才在风中等了一个小时也让我很不愤。“这样的事情以后会很多,有什么大型活动,小学生、中学生首当其冲要拉去摆造型的!”贝爸开车听我和儿子说话,他插了一句,在心里,我们不由地长叹一声。
晚上九点钟回家,因为同学相见非外高兴,再加上贝爸开车不能喝酒,我替他多喝了几杯,结果真是不胜酒力,晕呼呼的有点,这时儿子提醒我:“妈,好像要准备白鞋,还要写运动稿件!”我一愣赶紧看然妈给我转发来的老师短信,果然要准备白鞋白袜,还要写一份运动会投稿(质量要高),写在稿纸上!天呀,质量要高?儿子能写出来吗?就是我写也费劲呀?赶紧上网查了一下,选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又在网上下载了一张稿纸。我让儿子先洗漱睡觉,我给他抄了起来。家里白袜倒有,白鞋无,找了一双白色相对较多的旅游鞋拿给儿子看。儿子摇头“这是白鞋呀?不行吧?”“行,这个时间上哪买去?!”
儿子躺在床上不肯睡了,不停地问我:“妈,那个运动稿,你写行吗?那个白鞋真的可以吗?要不再问问老师?”“没事,可以!你睡吧!”我安慰儿子,儿子还是不放心,但是被我强行按倒在床上,他辗转反侧了半天才睡去。
我睡到半夜渴醒下床喝水再就没法睡好,早上迷迷糊糊起来准备早餐,到时间叫醒儿子吃饭,按步就班,临出门时儿子又弱弱地问我:“妈,运动稿你写的真的没事吗?穿那个鞋真的可以吗?要不然你再问问老师?问一下然然?”望着儿子无助无奈又有点担惊受怕的眼神,我心里像被细针刺痛了一下,疼了起来。
我那着那个长大的天不怕地不怕,有自己思想的宝贝儿子,此刻怎么变成这样胆小?这么怕东怕西?他对事物不会变通可以理解,他怕老师批评可以理解,可是,可是,可是什么,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一种伤悲,我不希望孩子在学校被弄成这样,被一件事吓得胆战心惊,那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幼小心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在上学路上,我拉着儿子的手告诉他:“没事,放宽心,如果老师说不行,那么你可以告诉老师,我们明天补上,一会妈也会跟老师沟通,你就高兴地上学!还有对待排练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想,全当是一种体验,一种与坐在教室里不一样的体验,不让动身体,可以动脑筋,想你的小鼠和大鱼,自己想像着编故事。”儿子笑了,“我就是这样,手腿都麻了,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完了,还没完呢。不过后来习惯了!无所谓了!”
我无法去肯定表扬儿子,儿子的那句‘习惯了无所谓’严重刺伤了我的心,这是一种怎么样的习惯和势力把孩子们变得无所谓了呢,这种习惯是多么的可怕,把孩子们的思想思维禁锢了起来。
大家不要觉得我这是上纲上线地去看问题,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有多长呀,他受老师受学校的影响有多大呀,老师的话为什么比父母的话更好用?这就是明证。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像流水作业一样,一模一样的出来,这样是不是很可怕?
现在好多父母真的很棒,在用心地去发现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并去关注对应,这说明家长开始思考反思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只是跟社会学校的做法会有很多不同,两套教育体系并行会给孩子带来困惑,所以当我们发现学校的教育跟我们不同时,我们都会老老实实地跟儿子讲明我们的看法,甚至有时会告诉他真相是什么,告诉他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要过份相信学校老师的话,要学会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真的很难,孩子在学校听到是一个样,在家里听到父母说的又是另一个样,有时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没有办法,我不想让孩子变成惟命是从的人,所以每每听到儿子问‘这样真的可以吗?’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心痛。
教育孩子不能急,我们要慢慢来,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是被同化,而是变得内心更强大!做为家长,我们也会随时化解他的困惑,让他变得强大,变得更加适应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