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养的是家长的心态!

标签:
育儿 |
分类: 小学二年级 |
2012-6-6(三)
慢养这词估计大家都不陌生,那天在一个论谈上看到这个话题,禁不多想了一些,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慢养?刚生儿子时根本不知道还有这词,只知道小孩子是要好好疼的,然后他就会慢慢长大。但实际上从儿子一出生,就感觉自己的心态全变味儿,开始注重儿子的生活起居,每一步都要讲究一下,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吃。特别搞笑的是当几个妈妈抱着孩子在一起晒太阳说各家孩子的事后,就不淡定了。人家孩子‘三翻六坐七爬’,我家儿子已经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呢?我心里急,就天天把他放到地垫上,推着他让他练习,结果可想而知,他根本不买帐,还大哭。我婆婆和妈妈一看就说我:“你急什么呀?到时侯他想爬了自然就会了!你这样反推反倒让孩子反感,以后真不爬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你得慢慢来!”我听罢才放下心来,慢慢等待,果然如老人所言,没过多久,他自己会爬了,爬得那个快呀,转眼间就爬到屋子里的旮旯里躲起来了。
我这时才有所反省,我以为自己会因为这事会让心态慢下来,耐心等待儿子慢慢成长,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想得跟做的永远是脱节的,特别是看到别人的孩子如何如何时,立即就会变得不淡定。真是没办法,如果妈妈不能端平心态,从根上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永远都像上了弦的箭一样时刻端着架子,时刻等待发出,可想而知,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他也会紧张、焦虑呀!而我们却无视也意识不到这种无形压力对孩子的影响。
意识到这些以后,从儿子上幼儿园时起,我开始有目的的放慢自己的速度,尽量摆平自己的心态,不再攀比,遇事都要问这样做对儿子的成长到底好不好?值不值?时间久了,心态自然变好了。
当儿子不肯上幼儿园大哭大闹之时,当儿子恋物不肯放手自己的小手绢之时,当儿子把自己的手指甲咬得破皮之时,当儿子在幼儿园罢课之时,当儿子被小朋友欺负之时,当儿子脾气暴躁打了别人让家长告上门之时,当-------当这些事发生之时我会伤心着急,但是我都克制了下来,明白这些小问题不是毛病,是儿子成长中的一些特点,我要允许他慢慢尝试,在经历中成长,慢慢地化解。
因为我的淡然,儿子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家的氛围也特别好,亲子关系特别融化,变化最大的是儿子,因为我的宽容以前那些所谓的小问题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变得通情达理,爱思考,爱笑,爱问问题,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阳光小子。
上小学以后,刚开始他很不适应,因为自由散漫,字写得不好,上课溜号,他们老师没少给我打电话,我每次都是在问明情况后笑着告诉老师:“别急,给他时间让他适应。”果然时间长了,他适应了学校生活,现在学习、生活习惯都特别好,很少让我操心。
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慢养再起了作用,我只知道当妈妈慢下来,静下心来,慢慢等待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彼此都有了变化,我不再强要求儿子什么,对他所做的事情总报以宽容的笑,每每这时我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他,觉得有些事情不好表扬时就会冲他竖起大拇指,冲他笑,他感觉特别棒,有几次他告诉我,他喜欢我这样对他,觉得当我的小孩子真是幸福!我美得呀,快冒鼻涕泡了,心里暖暖的,看来小孩子也需要精神鼓励呢。而他呢,那些不好的小问题不仅全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做事从不人云亦云,他健康向上,玩起来就玩得痛快,学习起来就专注扎扎实实,喜欢读书,喜欢画画,喜欢养小动物,喜欢交朋友,真的很阳光很灿烂!
这些变化也让我在育儿过程中有所体悟,我把这些点点滴滴都记录在博客里。这就慢养吗?慢养,其实说白了就是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去等待,给他时间允许他慢慢尝试,慢慢揣摩。就像一粒种子,你把它种在泥土里,只有当水、阳光、温度适合了以后它才会发芽、开花、结果一样,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要耐下心来,放平心态,给它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肥料,关注它,引导它,而不是做拔苗助长之事让它人为地成长。
教育孩子,何常不是这样呢。慢养,其实不光是养孩子,还有我们这些大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