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初入学要警惕的几种情况!

(2010-09-16 07:42:32)
标签:

警惕

《大长今》

士兵突击

感冒发热

习惯养成

育儿

分类: 小学一年级

2010-9-15(三)

 

儿子上小学已经两周多了,小家伙也没少给我出难题,第一天开学遭遇高烧;第一次写作业就往后拖;紧接着又被小同学抓伤眼皮;一天中午又拒吃中午饭,饿了小半天;带去的书本硬是没找到,最近又嚷着不爱上英语课,最喜欢的还是上下学的路上,而最不喜欢的就是上下学的那中间一段等等,每天都会出现新问题让我去解决和思考。

 

感谢儿子给我出难题,让我学会思考和总结,不段地成长进步!

 

虽然现在他差不多适应了小学生活,但是这其间我们也手忙脚乱的呢,总结一下,希望能给家长一些启发,警惕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事情。

 

一、警惕精神紧张形成依赖。

 

其实这不是我说的,是9月1日开学儿子发热到医院时一个医生提醒的,说是许多小孩子在开学第一天都会因为紧张而导致发热了呢。我是当笑话听的,不过紧接着几天我就接到几个妈妈的电话,说是他们家新入学的小孩子感冒发热的事情,更有一个爸爸说,他儿子一听要上幼儿园,就会拉肚子不舒服,而不去幼儿园时就会很正常。

 

我们要做的就是舒缓孩子紧张的情绪,让他们安静下来并告诉他们,上幼儿园、上小学都是很正常的人生阶段,说明你长大了呀!并多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表现,让孩子放下心来,快乐地去面对一个又一个新的环境。

 

二、警惕孩子不会就放弃的苗头!

 

“这太难了,这太不好玩了!不做了,不做了!就是不做!”我相信会有刚入学的小豆包面对自己从没做过的事情而会发出的这样的‘怒吼’之声,我就听同事说过他们家孩子这样过呢。我儿子虽未这样,但是经常也会冒出这样的话。“我不喜欢英语,我不想读!”今天早上他就跟我说过。

 

我告诉儿子说,不会很正常,因为我们从来没学过,当然不会了,但是要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不抛弃不放弃!还要像《大长今》里的长今一样,遇到困难就去解决困难!(这两部连续剧里的人物都是儿子喜欢的!)

 

我们不要为了迎合孩子的心理、心疼孩子而说:“行,不会先不学了,等一会再学!”这样的话虽说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但是不利于解决问题呢。我们要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新事物。

 

三、警惕孩子拖沓的毛病的习惯养成!

 

其实儿子第一天写作业我们就起了争执,原因就是拖沓和磨蹭。放学第一件事就应该把作业写完然后再做其它的事情,这样留出的自由时间更多一些,否则因为作业未做完而着急忙慌地担搁了睡觉时间,也让人的情绪受到影响,发火发怒的事情都会发生。

 

还有就是本来一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他一会玩一下橡皮,一会玩一下笔,磨蹭个半天也没下笔写一个字来。

 

这两样都不是孩子天生的,所以我们要提早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把这种不良习惯消失在萌芽之中。

 

警惕孩子太追求完美!

 

我不是说追求完美不好,精益求精,在某一方面是好事,可以让孩子对事物有更高的追求,可是对于才上一年级的小豆包来说,他所谓的追求完美无怪乎把作业写得漂亮一些,不能有一点瑕疵。我就见过这样的一个小孩子,为了写好‘10’这个数字后面的‘0’,他竟然擦了写,写了擦,几十遍,甚至把纸都擦破了,就这个一个数字竟然写了一个多小时!

 

以我们大人的观点写一个小时竟然为写一个‘10’?是多么不值的事情?!但是对孩子而言,他觉得很正常。那我们如何引导呢?我们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告诉他这样做不值得差不多就行了,而是肯定他的努力,只要尽力就行,否则孩子太较真会很受伤害,他会活得很辛苦呢。

 

五、警惕孩子太听老师的话,太在意老师的评价!

 

“你说得不对,老师说必须这样!”“老师今天没表扬我,我真伤心!”“老师今天批评我做得不好了!我不爱去上学了!”不知你家的孩子回来说没说这样的话,如果有,你就得警惕了,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同时也要向孩子适当地灌输如何看待老师的话,老师不一定都是对的,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要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不能说是向老师权威挑战,但最起码也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会听从老师话的人吧?

 

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地对事物的看法,这个很重要,我们一方面对老师的话要听但不能言听计从,要学会分辩,扬长避短,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吸收,这个挺难做到,但是一定要这么做!否则孩子一生会受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