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贸然给孩子扣上带有不好结论的大帽子!
(2009-02-23 13:10:27)
标签:
育儿爷爷奶奶大帽子小姨碴子 |
分类: 5~6岁 |
2009.2.23(一)
爷爷奶奶走了以后,儿子虽说反应不是很大,可是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不接爷爷奶奶的电话了,让他过来接,他反应强烈:“不接!就是不接!”周五晚上小爸就提醒我说:“儿子有点记爷爷奶奶的仇儿了,找个时间说说他吧?”我笑:“何以见得?就因为不接电话?”“可不是嘛,好几次都这样呢?不是记仇儿是啥?”
我笑,这个孩子爸有时比我还敏感呢,人家情绪不好,不爱接呗,怎么就给扣上一个‘记仇儿’的大帽子?!但是可以肯定小家伙因为爷爷奶奶的离开让他在家尽情玩耍的梦破碎了,所以他的情绪才会这样!得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他说,但绝口不能提‘记仇儿’这样的话,孩子本来不懂,只是生气或不高兴而已,你暗示他这就是‘记仇儿’,这样的想法一旦根植脑中,说不定会留下不好的影响的呀!
问题是:儿子不接爷爷奶奶的电话这算记仇儿吗?我来分析一下原因。
爷爷奶奶要回家,儿子是一百个不愿意,左说右劝,最后还想跟他们一起回老家,我想这是他太向往那种在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了,所以才会这样。当他们到家后往家报平安电话时恰巧是我们正催着他必须上幼儿园之时,而他坚决不上幼儿园,我们说:“必须去!爷爷奶奶走了,家里没人陪你!”这话也间接让儿子对爷爷奶奶的离开产生憎恨之情,所以那个电话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的!
后来两次小爸想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但儿子坚决不肯打,他还在生气呢。周五是小爸的生日,他们打来电话,让儿子接,但是他坚决不从,最后逼急了拿起电话大声了说了句:“再见!”就挂掉了电话。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周六日想打,儿子不肯。
原因如此,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我还没找到机会,小姨的电话就间接地帮我找到了原因,也了解了儿子的心态。
小姨从小看儿子长大,儿子跟她关系也最好。周日小姨打来电话说是想儿子了。儿子接过电话,我听小姨问他:“爷爷奶奶走了,你爱上幼儿园了吗?”儿子想了一下说:“爱上呀!上幼儿园能学到知识!”我笑,嘿,还有点大言不惭,忘记刚开始不爱上了?小姨又问:“那爷爷奶奶走了,你不想上幼儿园怎么办?”“唉,没办法!爸妈上班,我也得去!我都长大了,你不用担心!”我忍住笑,这小子头脑转得挺快!小姨又说:“那你怎么不留住爷爷奶奶让他们多住一段时间?”儿子这次半天无语,想了一会说:“我留他们了,可他们还是要走!”“那你怨他们了吗?估计他们是有事才走的!”
小姨真是我的妹呀,我想问的话她全问了出来。儿子这时说:“我妈妈说他们身体不好,需要回家休息!而且我也得上幼儿园学知识!”我真是快笑出声了,这小家伙两次说到‘要上幼儿园学知识!’这话是从谁那里学来的呀!不过冲他说的这些话就觉得他还算通情达理,没有记恨爷爷奶奶呢。最后他要求小姨来看看他,他们才挂掉电话。
我也是百感交集,儿子有些话虽不是对我们说,可是这些小道理他倒是认识清晰,看起来是个心里全明白道理的孩子。
今天早上吃饭,我做了八宝粥,儿子只喝了几口,估计他又想起了奶奶带过来的大碴子粥了,我就对他说:“还是觉得奶奶带来的大碴子粥好吃吧?要不咱晚上回来给他们打个电话?让爷爷奶奶给买点大碴子粥来,好不好?”儿子点点头,然后快乐地说:“我今天快乐地上幼儿园了,多高兴呀!”我乐,这小子这心态逐渐变好,不像记恨他人的样子。
还好我没有贸然上前给儿子扣上‘记仇和记恨他人’的大帽子。孩子面对爷爷奶奶的离开,这种伤心,这种没按照他要求去做的愤愤不平之情,我想招来的情绪大抵都会这样,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我们耐下心来,慢慢等待,孩子的情绪就会安定下来,这时我们千万不要贸然上前给他一通狠批,然后扣上这样那样的大帽子来,没准你这样一做倒真会让他成为这样的人呢。
不要贸然给孩子扣上这样那样带有结论性的大帽子,也不要戴有色眼镜去放大孩子身上的小缺点!不强化不强调,慢慢的这些缺点就会自动消失,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