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吃手和追求完美是因为焦虑吗?

(2008-12-17 09:40:11)
标签:

育儿

教育

家庭成员

儿子

依恋

分类: 4~5岁

2008.12.17(三)

 

这段时间发现了儿子的一些小问题,虽不大,但是却很让我头疼,观察了很长时间,我耐住性子记下他的一些行为,当他出现这些行为时,我不急于给予意见,只是顺着他的思路和想法去引导。

 

发生在儿子身上的小问题,一是追求完美(主要指画画方面),自已画得有一点错都不行,画得不像也不行,一般情况下会急得哭起来,将纸揉成一团扔掉,如此反复,直到我加入进来帮他,还得直到他满意为止。

 

前天晚上和昨天晚上表现非常激烈,画了十几张都不满意,最后哭喊着让我解决,我先满足他的要求,等他平静下来后再跟他一起分析原因,每次他都点头称是,但是实际做时仍会如此。

 

我仔细想想,问题出在我和小爸身上,每次我们帮他‘救火’时,都太及时并且我们跟他一样追求完美,画得比他还好,让他产生自卑感。这样他就不满意自已了,如果他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画得比他好,他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卑感和焦虑感都产生了,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情绪才会波动很大。

 

原因似乎是找到了,在儿子再让我帮助时,我画得不像,错误百出,他一看都会指出我的不好之处,让我改,我趁机说,妈妈也不是完人,也有画得不好的时侯,有时还不如你更有想像力。每每说这些话时,他情绪开始平静下来。有时我会给他试范,然后手把手地教他,跟他一起画画,他也很乐于接受。

 

我想首先我们慢慢引导孩子,指导他如何画画,教会他一些基本的画画的技巧,并适时地告诉他人无完人,都有犯错和不会的时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相信时间一长他就会好起来的。

 

第二件事情儿子最近爱啃手了。已经有二周的时间了,其间我检查了他的手指,以为是指甲长了,可剪短照样。后来小姨来了一看,说儿子长石牙了,一看果然如此,那几颗‘六龄齿’他提前萌发了(儿子四个月就开始长牙了),观察一段时间后又觉得不像这个原因,因为出牙的部位长在里面呀,跟他啃手关系不大。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有可能是缺锌,前几天让爸爸给买了一盒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不过我还是持怀疑态度。因为缺锌的孩子头发稀薄黄并且不太爱吃饭,可我儿子胃口极好,吃饭很香,长得敦实可爱,表面上看不像。因为最近孩子感冒挺多,我也不太敢带他去医院去检查是否缺锌。

 

昨天接儿子时跟老师交流了一下,老师说儿子一闲下来就会咬一下手,问我孩子在家时是否有不爱上幼儿园或者有其他焦虑情绪?如果画画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算的话,那就是一种焦虑,但我仍然觉得儿子不是,因为他有事干时他从没咬手,只有在闲着没事儿时才会这样。

 

我想再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尽量对他咬手指不太在意,不批评强化他,并且让他随时有事儿可干,让人‘工作’起来,这样淡化转移他的注意力的话,很快就会没事的。

 

我也看了一些书,下面摘抄一段,大致理论跟我想得差不多。

 

首先大家要分清什么是正常范畴之内的吃手,什么是正常范畴之外吃手,之后,才能确定该不该解决这一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我说的那个吃红领巾的十二岁的男孩子还有其他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孩子从小到大基本没有工作。只要孩子生活环境中有丰富的工作材料供他选择,成人又很会利用这些材料引领孩子工作,孩子即使有案例中的行为,也不会影响将来的学习。

    孩子的认知发展主要来自于他的活动,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工作的过程,一个热爱工作的孩子将来不会不热爱学习。想必一个成人在工作过程中,停下来啃一下手指头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这只是假设孩子到成年了,那些独有的习惯还没有改。

    据我们的经验,只要孩子生活的环境是丰富的,并获得了发展的自由和行为的独立,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兴趣的扩展,吃手的习惯就会消失。

    另外,孩子在生存环境中遇到新的冲突的时候,会产生暂时的焦虑。因为他已有的经验无法处理新的冲突,这时就会恋物。这样看来恋物是能够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心理失衡期的。当然造成这样的情况是有着使孩子痛苦的原因的:

   (1)家庭成员的情绪问题带来的焦虑。这个问题不解决,孩子的问题采用任何招数都不能得到解决。

   (2)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环境刺激不够,工作投入不够,成人给的肢体的依恋过多,在需要离开成人身体的时候,孩子感到失落,就会选择依恋物品和吃手来填充空虚,同时以吃手和恋物代替了工作的需求。

   (3)家庭成员不正确的制止行为,更强化了孩子的不良习惯。

温馨提示


    坚决地解决家庭成员的焦虑,否则即使孩子的吃手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其他问题。

    对孩子进行丰富的工作刺激和游戏倾听,这时不要藏起他的枕头。但要不断地用非常有趣的工作刺激他,如:用一个娃娃和一些有良好手感的布给孩子演示怎样照顾娃娃,并将孩子经验中的内容编成情节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这样孩子一定会对家长的行为发生兴趣,进而家长可以给孩子分配一个角色,孩子就会跟家长一起玩,慢慢地孩子就会把枕头当作工作材料,由于工作的原因会对更多的材料感兴趣,枕头慢慢地也就变得不太重要了。

    一直到他对工作感兴趣,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慢慢地对工作的兴趣就会占有他的心灵,他对物的依恋就渐渐地淡化了。这时可以将他伸到嘴里的手拿出来,将工作材料放在他的手里,让他承担部分的工作。白天在幼儿园要有专人来做这样的事情。坚持下去,一两个月后就会有好转,半年后就会消失。

    晚上将所恋的物品一起揽在怀里,给孩子讲故事,不时地亲吻孩子,用身体给孩子温暖和安定的感觉。天天坚持,两个月后给宝宝宣布原则,从明天开始不可以吃手,到第二天宝宝再吃手,就把他的手从嘴里拿出来,妈妈的手握住宝宝的手,给宝宝讲故事。故事讲完睡觉的时候,如果宝宝还吃,妈妈就握住他的胳膊,边和他聊天边哄他睡觉。这个阶段宝宝会很痛苦的,无论怎样大家都要坚持住,这有点像戒毒。我们给孩子以爱的支持,但一定要忍住自己的心疼,让孩子成长。这时成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情绪,也不可以提手指的事,表情要平和,不要急于让孩子入睡。最快15天以后就会好转,一个月左右就会戒掉。注意这期间孩子有可能会得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有没有必要非要戒掉吃手的行为。

    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不可以用语言制止吃手指头的行为,但在斋戒期家庭成员应该有专人负责白天在孩子吃手指时帮助孩子。

以上摘自李跃儿的《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