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螳螂放生记
(2008-08-18 09:49:58)
标签:
身边的奥运育儿螳螂蚂蚱铁丝网瓶子 |
分类: 4~5岁 |
2008.8.17(日)
且说我们养的这只螳螂的寿命可真长呀,快一个星期了呢。不过这也多亏我的照顾呀!我捉了两只蚂蚱、一只毛毛虫、一只西瓜虫给它吃。我戏称:“我养儿子已经够累了,还得养这只螳螂?!”自然是向儿子发牢骚了,希望他能放生这只生灵。可儿子听了我的话,只是笑笑说:“你也是螳螂的妈妈了!”“啊?!这么说小家伙你就是螳螂的哥哥了?”面对我的惊呼,儿子大笑着爬到我身上,亲密地说:“噢,我的螳螂妈妈,我是螳螂儿子,我来了!”说完还伸出两只胳膊搂住我的脖子。他的糖衣炮弹击中了我,第一次劝他放生螳螂的事情只能暂告失败。
可是每次收拾茶几看到蜷曲在瓶子里的螳螂我这心就不得劲儿,而且还得每天给它捉吃的。不行,我得想个法子让儿子放了它。看到儿子坐在地垫上摆积木,我就装着没事似的问儿子:“儿子,你看那只螳螂蜷曲在瓶子里,行动不自由,是不是很伤心?要是把你放到一个铁丝网里,没有了自由,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我动之以情,希望能设身处地地打动他。谁知儿子竟然开心地跳起来问我:“哪有铁丝网那样的笼子?快把我放进去?!”啊?!这孩子怎么还这样想进牢笼?得,他觉得好玩,全然不当回事了。完了,说教失败。
我还不死心问他:“儿子,你说你养螳螂想干啥呀?也知道它长得什么样了,如何吃蚂蚱也看见了?还留着它也不给他捉虫子吃?你这样做也太不好了吧?还留着它干什么?不如放了它吧?”儿子头都不抬地说:“不行,不能放,我还想看它怎么产卵呢?”儿子这一说,我不由的笑了,这孩子心眼还挺多。
“要等它产卵至少得等到秋天或冬天,而且它得找一个结婚的螳螂才行!”我不知如何解释这两者的关系,只好这么一说。“那就再捉一只螳螂不就完了吗?这样它就不寂寞了?”“啊?还捉一只呀?上哪捉?吃什么呀?”“上姥姥家让小姨再捉一只呗!”“你说得倒轻巧?哪那么容易?”停一会儿,我发现我被他又一次套进去了,劝说他放生反而又被他说得还得留下观察。唉呀,我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不如这个孩子?!我有点不甘心。
“儿子,今天天好咱们上疗养院去看看,能捉一只螳螂最好,捉不到咱们弄个放生仪式,把这只螳螂放回到大自然,说不准这只螳螂放生后还会回来看你呢?行不行?”这次我直奔主题。儿子想都没想,就说:“不行,不能放!我不去疗养院我就在家!”回答得很干脆,令我无法再说下去了。
等一会再说吧。我不再提这个话题。下午小爸回来,招呼儿子去超市,儿子起先不想去,后来禁不住小爸一通劝,才下楼去。这孩子这几天连楼也懒得下了,让他下楼玩去,还得三请四劝,真是没辙了。
从超市回来,儿子买了水彩,他急于想画画,小爸跟他一起在茶几旁边开画了。小爸看到了那只螳螂,连连说:“这只装螳螂的瓶子都有臭味了,把螳螂放了吧?”他看我,“跟儿子商量吧?我都商量快一天了?”我寄希望小爸能马到成功。“儿子?放了吧?它太不容易了?再不放就会有饿死的危险!”许是对水彩感兴趣了,儿子头都没抬地说:“行,放了吧!”嘿,我前面的劝都无效,小爸一说就行了?不过也许是我前面的铺垫做得好呢。
小爸赶紧到窗台打开窗户,把螳螂扔到楼下的草丛上。我对这只螳螂养出感情了还怪小爸这样放生很残忍,会摔死它的,小爸笑:“没事儿的,它具有抗摔能力!”还好无论如何,这只螳螂总算放生了,总算回到大自然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螳螂放生后我一度担心儿子会再反过劲儿来找它。还好他安静没有再提。这个我养了一个星期的可爱螳螂终于回归自然了。我很感谢它,不仅让儿子观察到如何吃东西,了解到螳螂的生活习性,虽然小家伙最后不知道爱惜,可是通过放生这件事也会让儿子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人与昆虫、动物是多么和谐共生的一个整体。这些就足够了,也许若干年以后儿子回忆起这一段养螳螂的趣事来,会禁不住开怀大笑的呢,还有什么比这个再令人开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