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曾经申论阅卷的人给出的申论答题要点和思路,值得好好收藏!

(2018-12-28 16:27:06)
标签:

公务员

考试

文化

分类: 公务员申论

来自一位曾经的申论阅卷的人给出的申论答题要点和思路。值得参加公考的各位童鞋借鉴和参考。

【申论答题建议】:

说起国考阅卷人,大多数人都觉得神秘莫测,其实不然,阅卷人主要由普通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成为阅卷人的第一步就是签订保密协议,因此凡是涉及那次阅卷工作的内容不会谈及,敬请见谅。下面仅从阅卷者的角度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投机取巧是否可行?

整个阅卷过程科学、公正,不存在任何投机取巧和可操作的空间。举个例:比如很多考生认为写好开头结尾就能取悦阅卷人,从而莫混过关获得一个可观的分数,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也是这样告诉考生的,其实在阅卷者看来这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那些烂大街的万能开头路人皆知,唯独阅卷者不知道?

正确做法:不背模板套路,在平时的练习中多从材料中去提取观点作为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开头尽量用开门见山的手法,让阅卷者对你所秉持的观点一目了然。

二、自己的答案跟专家给出的答案一样,分数出来后为何不高?

现在遍地是专家,在众多所谓的“专家”的共同推动下,全国申论的平均水平很好的保持在了40分左右,十多年来不曾改变,不是阅卷者不愿给分,而是考生的答案只值这么多分。

每次笔试后,考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答案,一对答案,发现自己的答案跟专家给出的差不多,心中暗自窃喜,以为高分将至,然而查到成绩的一刹那,很多考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看,可最终也未能将48分看成84分。这一现象足以说明目前市面上所谓的标准答案大多是不可靠的,可惜的是大多数考生依然迷信所谓的专家。其实从官方制定的阅卷标准答案来看,市面上的那些“标准”答案一点也不标准,有的甚至是背道而驰。

正确做法:首先要明确的是申论考查的是“能力”每道题都都对应着若干种能力,即使是最简单的归纳概括题,对考生的能力都是有要求的,并不是机械地将材料内容罗列出来就可以的,你需要对材料内容进行筛选,去粗取精,比如一个题若是让你归纳主要原因,那么言外之意就是材料中涉及了次要原因,需要将其排除,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直接把所有原因都归纳出来,这样是会被扣分的,因为这样的题在其作答要求中都写明了要“全面、准确”,所有原因都归纳出来虽然全面,但并不准确,希望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2017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第一题)独家解析

今天下班回来看到表弟正在做2017年副省级申论真题,我问他感觉难不难,他说刚做完第一题,感觉挺简单的,我让他拿我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所认为简单的题竟然答偏题了。和他交流了一下,发现他根本就没认真审题,我翻看了一下出这本真题的机构给的答案也同样偏题了,刚刚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发现网上的答案也是如出一辙,这种现象是我始料未及的,为何会出现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题目写得清清楚楚,为何就没能理解题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

要求:(1)分条归纳概括;(2)表述准确、完整;(3)不超过150字。

机构答案:

一是加强绿化管护。提高绿化水平,丰富绿化色彩;铺设管道喷灌浇水;管护方式精细化。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增加公交线路及停车场;修建绿道、公厕等公共设施。三是加强执法力度。成立水系巡查大队,严惩占绿、毁绿等不文明行为。四是强化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安装防护栏、监控等方式维护水系安全秩序。

先给大家提几个问题:

1、上述答案其实概括的就是水系建设的主要措施,那么命题人为何不直接写“请概括S市为建设水系所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而是要大费周章的写成“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

2、水系建设是否包含环境打造?

3、如果按上述答案进行作答,其中涉及的公厕、公交线路等和“美丽”“优美”等关键词有关系吗?

独家解析:众多机构认为建设美丽水系和打造优美环境是并列关系,这样的看法大错特错。即使不看给定资料,仅仅对题干进行分析我们都能发现,建设美丽水系和打造优美环境有重叠的部分,即环境是水系建设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看二者也并非是并列关系,单看这个题目可能有些困惑,换一个类似的表达就很好理解了,例如: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是递进关系,可以表述成“通过建设生态文明,进而打造美丽中国”,同理,这道题可换种说法“通过建设美丽水系,进而打造出优美环境”也就是说这道题是要求概括打造优美水环境的措施。要理解到这一点需要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多数考生由于平时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比较少,所有很难理解到这个层面,但是命题人会考虑到考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会在指定材料中穿插一些提示性语句,从而有效降低阅读理解难度,让部分考生能够理解,达到试卷预设的梯度,将优秀的考生区分出来。总结:任何题目都是有梯度的,它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实现为国选才的目的,因此,任何一道题都不可能出现大家都会做,或者大家都不会做,试题太难或太简单就没有区分度了,考试也就没了意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材料给予了我们哪些提示: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古代诗人对城市景色的描述,读之令人心向往之。对一座城市来说,有水,才会更有灵气。水系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生态、形象和功能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充分发掘城市的水环境之美,则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开头一般是文章的中心,申论材料也不例外,由这一句不难明白这个材料是主要是介绍如何打造“水环境之美”】

S市城市水系长120公里,水域面积630万平方米,水系两岸绿地面积1220万平方米。水系不仅是市民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S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的整体要求,城市水系管理处将以建设“美丽水系”为总目标,努力打造优美环境。【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上述分析,即建设美丽水系是为了进一步打造优美环境,二者是递进关系,它们是一体的,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句话:打造优美的水环境】

城市水系的美,不仅体现在水上,也体现在两岸的绿色中【这一句告诉我们接下来是要介绍两岸的绿色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维护,S市城市水系整体绿化效果不错。但部分河道仍存在绿量不足、缺少色彩、管护水平较低【这三个是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道题就是要概括解决这三个问题的主要措施】等问题。

通过对题目和给定资料(节选)的分析,可以把上述题目改成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打造优美的水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

而且根据材料提示可知“打造优美的水环境”应该从绿量不足、缺少色彩、管护水平较低三个方面入手。而机构答案中的完善服务设属于打造便民水环境;强化安全体系建设属于打造安全水环境,这两部分和题目需要概括的“打造优美水环境”是并列的,不应该出现在答案里,一旦出现在答案里说明你概括的不准确,会被扣分,这也是为什么你写了那么多,分数反而低的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不知大家是否发现申论并不简单,不去认真审题,不去寻找给定资料给予我们的启示,你是很难写出正确答案的。要知道命题人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智囊团队,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很多都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样一个超强团队倾力打造的申论试卷,你想不懂脑筋,不独立思考就做出来是不可能的。

就拿这个题来说,给定材料中的各类措施都非常明显,大多数考生都能找出来,更有甚者,找出了七八条措施,于是全写上去,但这些措施是否符合题意就没有几个人去考虑了,这就是很多人成绩出来后面对那么低的分数怀疑阅卷人乱打分的原因,他觉得自己把所有措施都找出来了,并无遗漏,为何分数却如此之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