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孩子用耳朵听名著

(2014-12-12 12:40:51)
标签:

玉玲珑

育儿

文化

教育

广播

分类: 文学作品

http://s14/mw690/001s2t1Lzy6Ok08EiLjfd&690

陪孩子用耳朵听名著      玉玲珑   原创

在微博上看到: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零点播出《千里共良宵》的专题节目的主题是:《错过》。一时兴起,写了一段诗,随手复帖。又打开收音机,随意听着那静夜中传出的播音声。

在抒缓轻柔的音乐以及祥和宁静的播音声中,想起自已漫长的听广播的时光——

在多年的陪读时光里,因为每天要送孩子上学,总想着在路途中的20分钟里能让孩子学点什么?孩子上学用眼十分厉害,学习的劳累,常常使他一上车就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睡觉。铺天盖地的作业,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读书。而我知道:人生的少年时期、学生时代,是人生最需要海量阅读和知识积累的时候。同时,也是人生记忆力最强盛、能够过目不忘的时候。但孩子确实没有时间看书,而且也不能再用不在考试项目之列的“课外书”来“浪费”他的眼睛。怎样才能让他不用眼睛也能博览群书呢?我的网管帮我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帮我找到一款功能强大的收音、放音、轻巧便携的小收音机。介绍了几个有声网站。从中,我找到大量自己喜欢并适合孩子年龄阅读的有声版名著。下载后在送他上学的途中放给他听。

为了引起他的兴趣,第一部放给他听的,是给我人生造成重大影响的《牛虻》。刚开始,他并没有听进去。随着情节的深入,他渐渐喜欢上了这部作品。上学路上,边睡边听;做作业时,放在书桌边边做作业边听(老师说:做作业与听音乐是左右半脑各自分管,同时进行互不干扰,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活动时,装在口袋里听;甚至上卫生间时,都随身带着听。一部名著一般播音长度是3040小时。每天听半到1小时,十余天就能听完。就这样,利用零散时间,数年间,他听了几十部名著。为了拓宽他的视野,我还选择一些讲座放给他听。在听易中天《品三国》之后,为了弄情历史真像,他看了《三国志》以及《资治通鉴》中的相关章节。因为喜欢易中天的讲课风格和声音,他又听完了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先秦诸子,那是多么枯燥难学的内容呵?!多少大学生都视为畏途。但因为喜欢易中天,他竟然津津有味地听完了36讲。听完之后,我们意犹未尽,竟然又重听了一遍!他还延伸着看了《荀子》、《孙子》和《吕氏春秋》。从此后,他对先秦诸子百家一通百通,谈论时竟然将易教授对诸子的评论一一引用,对诸子思想、风格特点讲得头头是道,俨然行家一般,把他的语文老师都吓了一跳!

在半醒半睡间听广播,虽然他似乎睡着了,但事实证明,即使在睡意朦胧之中,他也全部听进去,并记住了。

在伴孩子听讲座的同时,我听了《黄帝内经》60集讲座,明白了四季养生,并找来原著看得半猜半蒙,对照全图版《本草纲目》查找不认识的植物及药性,从此开始关心中医。

但听得最多和最长久的,是上海东方电台的《相伴到黎明》。这是东方台每天凌晨300500的一档读书节目。这个时段,是每个人睡梦最深沉的时候。主持人叶沙是一位声音清冷、声线明亮的女主播。

http://s7/mw690/001s2t1Lzy6Ok0bs7Rkd6&690
我在每天送孩子上学的10公里20分钟的路程中,孩子在半睡半醒之间听,而我是伴着朝阳听那在夜半时分播出的广播。

《相伴到黎明》以读书为主,对书籍进行评论、朗读名著、介绍作家及作品、推荐新近出版的图书。广播中的主持人叶沙及几位嘉宾常有出人意料的思想火花绽放。

这一节目中每一期都会介绍作家及作品。有名家、名著,也有新出版的新书及新译。谈到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时,很多作品我都在少年时读过,此时听来,仿佛旧友重逢,温故而知新。孩子半睡半醒之间听时,其实潜意识里也听进去了。遇到他喜欢的作家及作品,常常问我详细情况。我就尽量将作家生平、主要著作的故事梗概、写作特点、写作风格等一一介绍。本以为他随便听听,后来才发现:他居然全部听进去,并记住了!这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这档节目有一个栏目叫做《月光书房》。在片头一片宁静的钢琴曲中,叶沙用清冷温和的声音朗读道:如果我有一栋房子,我就将最大的那间当作书房;如果我有一套房子,我就将朝阳的那间当作书房;如果我没有房子,我就在心里建一座月光书房。这么痴迷的书虫,仿佛只是故事。——但听时在想:把读书当饭吃,除了书什么都可以不要。我还真经历过那种时光呢。

节目中谈起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随着广播,我想起自已背诵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少年时代。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奥斯特罗夫斯基、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那些在少女时代疯狂阅读时就耳熟能详的作家及作品,又重新一一浮现心头。那浓烈深沉、忧郁悲伤、热烈奔放、洋溢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作品,给了少女时的我那么深刻的影响。直到现在,我对那片广袤辽阔的土地还充满了向往!

节目播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广播剧《捕鼠器》。我看过福尔摩斯全集,阿加莎的作品从电影里了解更多。一则广播引起我看原著的兴趣,找来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尼罗河上的惨案》、《阿加莎密秘笔记》等系列作品,那侦探系列深夜读得我毛骨悚然!

当然也有轻松的时刻:随着叶沙读到特吕弗《我生命中的电影》,那是影评鼻祖的经典,其写作手法及点评角度都可圈可点。《波兰游记》在那摇篮般的述叙中,沉浸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得里希·伯尔的《波兰游记》娓娓动听的描白之中。又联想起喜欢的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和他那浪漫忧伤、凝结着血和泪的《十字军骑士》、以及《斯嘉丽》漂着泥炭味儿的巴里哈拉。在《小偷日记》里体验那充满罪恶的快意;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重温那不知在四季星空中印证过多少次的希腊神话故事;在《在清华听演讲》中听到无数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听到的各行业名家讲座,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http://s11/mw690/001s2t1Lzy6Ok0jB5H48a&690

读书使人沉醉。书籍实现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古人的传承、与外国著名作家思想的沟通与交流。读书使人忘记了身外的世界。而听广播读书,常将现实中已读过的书与播音内容印证,温故而知新。

我常常是送孩子上学时,放孩子听的内容,他边睡边听。在送他去老师家补习,我独自坐在楼下车里等候时,用另一部收音机听自已想听的内容,一听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思想抛锚,想到其他事情,漏听了一段,就倒回去重听。有时在车上直等到月上中天、光华如练,广播中放出刘天华深沉悠远的二胡,让人想起苏轼的《承天寺夜游》,恍惚间,一时不知今夕何夕?

听播音和听书,使得看电脑而过度使用的眼睛得到休息。耳朵在听内容,同时可以开车、等车、候车、候机、工作、做家务、上网……一心两用,什么都不耽误。从听叶沙的《相伴到黎明》,我开始喜欢上了听收音机、听广播、听小说、听讲座……除眼睛之外,耳朵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阅读之中。

http://s2/mw690/001s2t1Lzy6Ok0lqb2p41&690
2014119日,《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栏目的主题是《成长的代价》。有网友写到: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一时心中有感,我应和道:

【成长】在那个时候,阳光不燥微风正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在渡口,容颜如玉,白衣胜雪,衣袂翩然,长发飘飘。怦然心动间,让你见到我如鲜花盛开般层层绽放的繁复的美丽。那霎那的芳华,因你的赞赏而璀璨。渐行渐远。青春可能不再,人生却未必平庸。那与你同行的美丽时光,仍然光彩依旧,照亮人生

……

静夜中的广播,让心和思想走得很远。

静夜中的广播,让同一个天宇下不同听众的思想,超越了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