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5后高考状元春节醉酒猝死深层剖析

(2014-02-17 08:29:34)
标签:

熙缘斋物语

那片海

杂谈

醉酒

猝死

分类: 熙缘杂谈

85后高考状元春节醉酒猝死深层剖析

文/熙缘斋物语(那片海)

 http://s11/mw690/001s2kTpty6GEqBivcmfa&690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无关)

    中银总行的一名独居的85后男子在春节过后上班的时候,公司发现其未到岗,后来警方终于在他的处所发现了这名男子,发现时他已经去世4天,整个屋子弥漫酒气和死亡的气息。据了解,这名85后男子是中银总行的员工,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山东曲阜当年的高考状元,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并拥有极好的工作环境,哪知英年早逝。有朋友透露称,他曾在春节长假期间与朋友喝酒,醉酒过后就没有醒来。当讣告发给总行的员工时,多数员工进行了反思:事实上,金融从业人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潇洒,在风光的背后,亚健康、熬夜等问题不断。

去年中国医师协会与国内某体检机构联合发布的调查也显示,中国金融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不佳,在参加体检的6638人中,仅有16人完全正常,81.31%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年来国内金融从业人员猝死事件也不断耳闻,2010年最后一天,一名中金公司研究人员被发现在家中猝死;2011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女白领潘洁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因急性脑膜炎去世,她去世前半年的微博“我想睡觉”,令人心酸。(摘自相关报道)

    熙缘斋物语点评:“人在江湖走,不能离了酒;人在江湖飘,那能不喝高”,“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伤了胃,喝得老婆不让睡,老婆告到了纪检委。纪委说,该喝不喝也不对”,“能喝啤酒喝白酒,这样的干部不能走;能喝二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最放心;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这些关于喝酒信息,许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甚至可以说,这些信息恰恰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中国社会可以说是一个人情社会,每个人身边都有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于是就有了千丝万缕的人情关系,喝酒和抽烟则成了维系这种人情关系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许多人产生了一个误区,他们把“喝酒视为一种成年礼 ”。

    喝酒除了被认为是成年礼之外,更被理解成升职的加速器,甚至是人品和个人道德的一种检验标准。“喝不一定能升职,但不喝升职就希望渺茫。所以必须喝,即使一点兴趣都没有”“人们都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实在,想和别人交朋友。老板让下属喝酒非常正常。”“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喝酒与升职,这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可在我们国家这两者似乎又有着某种联系:能喝酒是升职的一个重要条件,不能喝酒就被认为是没有魄力、是不配升职的,而且在工作中还因此而处处碰壁。至于酒品如人品曾有这样的评价,“善白酒者,性烈如火,刚直不阿;喜啤酒者,热情豪放,激情澎湃;品红酒者,温柔浪漫,风度翩翩;饮黄酒米酒者,儒雅大度,娴静端淑。”正是因为这些,才让“身在江湖”的人很无奈。

    中国人在酒文化中浸淫已久。五千年的酒文化延绵至今,伴随经济的大发展而异常繁荣。虽然公款消费在八项规定之下,有所收敛,但官场上的饮酒之风并未实质减少。“酒兴”如此这般地畸长,并未使酒之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与歪风邪气越走越近,充斥其间的,其实是浓浓的腐败之味、乖戾之气、愚昧之态、谄谀之风。当下的酒文化勾兑的不是“文化”,勾兑的是感情、是业绩、是利益、是权力甚至是情色。喝酒变成了沉浮官场的潜规则,职场生存的灰色技能,掌握了不一定能什么作用,不掌握却一定会“吃亏”。

    再讲一个寓言吧,这个寓言我记不清是从哪本书中看到的了,也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的,好像是洛克菲勒的总裁洛克菲勒(老还是小记不清了)说的。他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他说,“一个人手中有五个球,这五个球分别代表,家庭、友情、爱情、健康和工作。前四个球都是玻璃做的,只有代表工作的那个球是橡胶做。那四个玻璃球不论摔碎那一个,都将无法恢复,而只有代表工作的这只橡胶球会按下去又弹起来,再按下去,又会再弹起来。”这一则生动而简单的寓言,它告诉我们工作只是生存的条件却不是生存的全部,为了基本的生存我们必须工作,但生存权中除了工作,还有许许多多事情要我们去做,我们不能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列宁同志说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一部上满弦的机器如果始终工作下去,而不加任何保养,没有任何调理,这部机器总有一天会停止工作,甚至将无法再次启动。一个人如果眼中只有工作,他将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而这代价或许需要用生命来偿还,因为工作而失去健康,甚至因为过度工作而失去生命,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这实质上是对生命的漠视与不尊重。

    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是应该是充满奋斗与抗争的,应该是艰苦努力与刚韧不拔的,应该是历经磨砺百折不挠的,所以我们应该奋斗,应该前进,应该努力工作。请大家注意,这段话中有一句话,却往往是大家经常忽略的,这句就是“当他回首往事时”,人们可以容易的记住生命只有一次,也更加注意“悔恨”和“羞愧”,却恰恰忘记了自己还能不能“回首往事”。不论是虚度年华还是碌碌无为,只有在你活着的基础上,在你健康的基础上,你才能体会这些,否则如果你人都不在了,生命都已经失去了,你还能“悔恨”和“羞愧”吗?同样,既使你曾经取得过极大的成就,工作业绩辉煌,万人瞩目,风光无限,只有你健康的活着,你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感,如果失去了生命,这一切还有意义吗?所以为了我们能“回首往事”,为了我们能“骄傲”、“欣喜”、“悔恨”和“羞愧”,我们必须健康的,好好的活着。

    想信我,你不是上帝,你没有上帝之手,你不是佛祖,你没有八万四千法门,你不是真主,你无法除尽世间一切罪恶。你不是万能的,你不是全能的,你不可能事事处理得当,你也不可能把一切做的完美。不要认为没有了你一切都停滞下来,更不要认为缺了谁地球就会停止转动,现实告诉我们,没有谁地球都转,就个体而言,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大概只有极其个别的重量级人物除外,很显然我们很难成为这样重量级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待工作要有一颗平常心,尽心尽力就足够了,不必苛求成绩与成果。对待工作要善于原谅自己,要宽待自己,不要与工作太较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才是继续工作下去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不论你有多大的能力,多高的水平,没了健康,没了生命,你将一事无成,留给你的除遗憾还是遗憾。

    奉劝那些忘我工作的人,你们的精神值得钦佩,你们的做法却不值得提倡,为了你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为你的家庭计,为你的父母计,为你的孩子计,为你的爱人计,请保护好你的健康,保护好你的身体,有健康才有将来,有健康才有一切。

    惊闻前程似锦85后春节醉酒猝死,不胜感慨中,让我们记住那些英年而逝的人,珍惜生命,珍惜健康,至少仅仅为了我们自己。(文字未经校正,见错必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Sunshine
后一篇:别人的世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