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去那些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
文/熙缘斋物语
http://s10/mw690/4f4cb54btcfe912a74529&690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近来,干露露母女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中与观众爆粗对骂,引起风波。随后广电总局连开罚单,责令立刻停播该节目,并要求江苏教育电视台自30日零时起停播整顿。有专家表示,电视台之所以邀请干露露,可能是出于博取收视率的需要。那么,地方台如何在不利用炒作的情况下,获取较高的收视率?(中国新闻网)
熙缘斋物语点评:娱乐业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娱乐业?我们需要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我们的娱乐业,我们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娱乐业。我们希望娱乐业大繁荣、大发展,作为老百姓我们希望见到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有人喜欢阳春白雪,有人喜欢下里巴人,有人喜欢传统戏剧,有人喜欢流行文艺,总之是好的东西总会有人喜欢,总能博得更多人的欣赏。所以,健康的娱乐业应该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健康的娱乐业应该传递正能量,弘扬核心社会价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健康的娱乐业应该涤去那些有悖于核心价值的人和事。
近年来,我们娱乐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娱乐种类、形式、方法和效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方面体现了娱乐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势头,但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娱乐业中用恶俗手段来迎合逐臭心理。比如,为出名而制造的各种层出不穷的“艳照门”、“厕所门”、“车震门”、“二奶门”,为追求点击率而再现的各种露点、露肉,甚至不穿内裤;还有各种炫富门,什么郭美美,什么连钞裙;还有以丑为美,颠倒黑白,如芙蓉姐姐、凤姐;凡此种种无不是用恶俗的手段来迎合某些人的逐臭心理。这些人的做法游走于法律与道德的边缘,通过非常手段谋取非常利益,达到迅速走红的目的。部分媒体更是为了背后的利益链条,对这些人的恶俗做法加以推波助澜,混淆是非,完全摒弃了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效应,一切向钱看,一切向点击率和收视率看齐,这一切不仅没有传达正能量,反而加剧了部分社会层面的道德论丧。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要远远超过这些靠“出位”来搏“上位”的人,这值得全社会来反思,更值得媒体与媒体的监管部门来反思。
涤去那些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媒体负有不可选择的责任。有专家指出,“没有没品位的受众,只有没品位的媒体。媒体不能助长低俗,更不能成为媚俗的帮凶,庸俗的平台。”媒体应该杜绝庸俗、低俗和媚俗文化,刹住名利风、炒作风和粉艳风。积极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媒体对那些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就应该不予关注,淡而化之,甚至对他们不闻不问,让他们自生自灭,让那些用恶俗手段来迎合逐臭心理的人没有生存的空间,什么干露露、湿露露的还会有人关注吗?到新浪杂谈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