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学生作文向往没有作业的日子

(2012-04-05 08:32:24)
标签:

少儿

中国

家庭作业

作文

教育

熙缘斋物语

原创

分类: 熙缘读书

高中学生作文向往没有作业的日子

文/熙缘斋物语

http://s3/middle/4f4cb54btbce3eb08f122&690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东方网4月5日消息:“每天清晨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来到学校,交上自己辛苦写完的家庭作业。到了下午,干净的本子上已经出现了一个个鲜艳的红叉叉。这时候难免会让人神伤:唉,错错错,一路错到底的孩子伤不起啊!”最近,我给高一学生布置了一篇“微作文”,题目是“家庭作业中的 ”,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啊,堆积如山的家庭作业,的确让这些刚进高中的学生有些“伤不起”(东方网)。

    熙缘斋物语点评:在中国的教育中,因为“家庭作业”的存在,硬生生地把学生学习的快乐夺走了。“家庭作业”的确让学生有些“伤不起”。一个平时爱思考、有想法的男生在作文中写道:“我说,家庭作业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大学问,我之前已经研究了9年多也没有弄明白。升入高中后,我又开始做起了“学问”。渐渐地我才发现,高中学习中作业的“学问”还真是一门大学问。其实,也没什么的,就是多,就是难,做起来满脑袋胀。 ” 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大多数人能认识到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升学考试、不良竞争等压力,不少老师失去了教育的“定力”,认为家庭作业或许是一种比较“积极稳妥”、能够约束学生自觉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办法。但老师的这番好意学生并不领情。有学生说:“高中生活很枯燥、乏味,作业一天比一天多。有时候做得不耐烦,恨不得把本子撕了。我向往没有作业和考试的日子,哪怕一天,不,半天也行!”

    看着这些学生的作文让我想到很多。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同时,家长和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作业的自由是需要条件来等价交换的,告诉他们自己才是作业的主角,并让他们懂得“要想有自由,就必须先学会自主;要想学会自主,就一定要养成自觉,进而达到自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一个简单朴实的道理。由是我又想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与心得:

    上学的时候,对书的态度是暧昧的,混杂的,爱恨交织的。几乎所的课业书籍都被视为死敌、反动权威,尽管有一二门学科,是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但也不过喜欢用小聪明对待它们。考试是无法回避的,学习成绩是要排名的,为了不使家长在家长会上过于难堪,也为了自己的一点儿虚荣,还是想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尽管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差强人意,尽管很少在班里把名次提的那怕只靠前一点点、一点点。那时候见到课业的书,心底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愤怒,以至于每次考试后,都以撕书做为发泄,或者如厕了。
    课业之外的书,是个稀罕物,家里不富裕,断然没有购买闲书的经济支持,图书馆办借阅证是要押金的,大约20元也是无法办到的。于是就靠找同学们借书了,第一本课外书就有兴得到了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从此步入江湖一发而不可收。书写得真好,一口气看了大半本,当时是四本一套的书,只用三天时间,就看完了。第二本是《红楼梦》,在一个同学家偶见,竖版、繁体,抄起来就读,竞忘记了作业之事,及至人家吃饭,浑然不觉,最后厚起脸皮卷书而逃。
    那时大抵是不会读书的,喜欢的书,只一味的读,于故事情节是最重的,这些书增长情趣,但荒废了学业,终于学一事无成。及至而今,略知读书之法,然时光不再,亦复无有当日读书之精神,或读一二页而倦,或难以恒心持之,当下读书已知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由此想起幼时师长的教诲“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概此不谬矣。
    虽喜欢读书,然不惟仅读而读。林语堂先生说(大意为)“读书之趣在于,举两三册于几前,列八九册于沙发之上,兴趣使之,挥手取之,无烟亦可,有酒更佳,坐卧适意而读书之”,可见读书人的喜好都是相同的,危襟正坐是难以读书的,主席有卧读之好,一席床而书半榻是之。至于读书之目的,我倒是觉得无所谓,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很好的习惯,我不同意读书就是为增长才学,学习知识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以对学生们去说(估计是要挨板砖的),这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爱好,之如爱饮之人,之如爱美之人,之如谀佞之人、之如好直之人、之如爱色之人、之如美名之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往这种读书生活?我想大抵是从高中时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