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标杆”?

(2011-07-19 06:17:35)
标签:

育儿

就餐

外教

秩序

饮食习惯

规则

标杆

熙缘斋物语

原创

分类: 熙缘生活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标杆”?

文/熙缘斋物语

http://s12/middle/4f4cb54bta85f6d61490b&690
(图片来自网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已经是无可辨驳的事实。做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会在各个方面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性格、心理、行为、习惯、处事方法、思考方式等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走路姿势,说话的声音,吃饭的好恶等等。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时候,请先不要对孩子进行斥责,应试反躬自省,看一看这些问题,是不是也存在于家长身上。如果是,就应该与孩子一起进行改正;如果不是,那么应该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孩子进行改正。

    孩子的学校,有一个公共食堂,这个食堂供孩子们和老师使用,同时也对外开放。有的时候,我陪着孩子上课,到了中午就与孩子一起在食堂吃饭。食堂的一隅,专门辟出一块地方,是供外教教师就餐的地方,桌子上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外教就餐区”。第一次带孩子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由于不熟悉,加之看到这些坐位没有人,就带着孩子坐在了那里。后来,工作人员提醒我,这是外教就餐区。我表示理解,就带着孩子到了别的坐位上。孩子问我:“为什么要有外教就餐区。”我说:“外教老师的饮食习惯与我们不同,如果大家在一起吃,可能会都不习惯。”

    当我们在这边坐下后,又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进入外教就餐区,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大家都表示理解并离开。这时,有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这里坐了下来,刚好工作人员此时不在。一位刚刚离开外教就餐区的小朋友,提醒这个母亲道“阿姨,这里是外国老师的就餐区,请您坐到别处好吗?”。小朋友的态度很好,但是那位女士不但没有行动,反而让她的女儿坐了下来。于是,那位小朋友再次提醒道,“阿姨,这里是外国老师的就餐区,请您坐到别处好吗?”。这位女士不耐烦的看了这个小朋友一眼,说,“这是中国人的地方,为什么可以外国人坐,不允许中国人坐。”那位小朋友一下子被问住了,结结巴巴地说,“是老师说的,妈妈说,要听老师的。”这位女士有点儿急了,“你愿意听老师的你就听,你愿意坐在什么地方是你的事情,我们就愿意坐在这里,你管不着。”那位小朋友被吓住了,退了回去,这个小朋友大约只有五岁左右。

    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堂而煌之,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外教们都来了,他们很守秩序,最后来的两位外教发现没有了座位,就把餐盘放在一旁,两个人轻声交谈起来。他们既没有选择坐在非外教区,也没有找工作人员,而是选择了等待。等这对母女吃完离开时,他们才走过来,并且向这位母女道谢。我不知道当时这位母亲是什么感受,但这一幕让我很震动。因为其中的一位外教是我孩子的老师,后来,我向她提起这件事。我说,“你们为什么还选择到非教区就餐呢?是因为饮食习惯,还是什么?”她回答:“怎么会呢,中国人很热情、很友好,也不因为什么饮食习惯。是因为规则。”看着我一脸茫然,她继续解释道:“因为这个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学龄前儿童,规则和秩序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所以,我必须遵守规则,这样有利于保护孩子的秩序感。”

  幼年的孩子与成人不同,他们对待规则和自我建立的秩序,除非自愿,外力是很难轻易改变的,也因此孩子们不像成年人处理问题那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孩子的世界中,规则就是规则,秩序就是秩序,一切有应当有序进行,规则和秩序会让孩子们感动安全。做为父母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秩序感,最重要地就是,父母本人应当做为遵守规则和秩序的模范。成人们不能一方面要求孩子们严格遵守规则和秩序,而另一方面自己却在践踏规则和秩序;一方面要求孩子们严格自律,而一方面自己却自由散漫、不负责任、做事拖拖拉拉;一方面要求孩子们做道德模范,而另一方面却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等等。千里之行积于跬步,高尚的道德是从小事做起的,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是整个家庭的事情。同时,也不能仅仅对自己的孩子就遵守规则和秩序,对待其他的孩子或未成年人的时候,就放松自己。孩子和未成年人是一个整体,诚然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己及人,就像这位外教的做法,以身作则,这才是我们成年人对于孩子们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