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印象

(2009-01-28 08:23:08)
标签:

春晚

小品

不差钱

大河之舞

赵氏

熙缘斋物语

原创

文化

杂谈

分类: 熙缘杂谈

春晚印象

文/熙缘斋物语

春晚印象

  整台的央视春晚,我是到大年初二的晚上,才全部看完。大年三十那天,由于要做饭,又要带着孩子们放花放炮,所以,当天是没有把所有的节目都看完的。不过也好,事后再看,倒是多了几分欣赏的心情。

印象一 色彩华丽

  09年春晚从色彩角度说,明显的带有张氏风格,据说,整个晚会的色彩设计与奥运会色彩是一套人马。张艺谋作品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色大胆,《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奥运会开幕式都是这样。华美瑰丽的色彩确实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让人目不睱接。但是,毕竟电视效果与电影和广场艺术不同,太多、太过艳丽的色彩减弱了春晚的主题节目,甚至有些喧宾夺主了。

春晚印象春晚印象春晚印象春晚印象春晚印象春晚印象

印象二乏善可陈

    09年春晚你能记住什么?你能记住多少?又有几句台词,能成为新一年里的雷人语?有多少歌曲能让我们广为传唱?又有哪个节目能成为永恒的经典?这样的一串问题问下来,是不是没什么可说的了。是的,整台晚会亮点很少,乏善可陈。本来让人们很期望的“英伦组合”,其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其效果远不如当年《千里之外》。相声仍然没有什么起色,掌声多于笑声,只了为了笑而说,缺少深刻的内涵,再难塑造经典。歌曲中使用了太多太多的老歌,虽然带动了人们的回忆,但是,已经不可能出现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那样的万人传唱的景象了。央视的版权制度如果不改革,恐怕以后的春晚上不仅不会有什么新的歌曲了,连新的节目都够呛。

春晚印象春晚印象

印象三本山末路

    虽然赵本山的《不差钱》仍然能让大家发笑,但仔细看看这部小品,已经失去了赵氏小品灵魂,再无半点新意,剩下的只是赵本山的名头和老百姓心中的太多期望。如果估计的没错,赵本山的这部小品应该仍然可以获得小品类最佳节目,应该仍然可以获得观众最喜爱的节目称号,这恐怕已经是老百姓没有选择的选择了,因为至少他的作品还是能让人笑。《不差钱》这部作品,很娱乐,更媚俗,甚至可以用低级来形容,以往的赵氏小品其社会性、深刻性、娱乐性均可见一斑。而这部作品大约也是因为“有个姥爷姓毕”吧!赵氏小品走到尽头,也代表了春晚小品类节目的整体下降。黄宏、巩汉林、郭达、蔡明的两个小品也没有什么新意。小品类作品如果说还有亮点的话,就是那个反应潜艇兵的《水下除夕夜》,很煽情,很动人,很不错。

春晚印象春晚印象春晚印象春晚印象春晚印象

印象四外经好念

    就博主而言,09年春晚最喜欢的两个节目,一个是爱尔兰的《大河之舞》,一个是刘谦的《魔手神采》。《大河之舞》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欢快的节奏,令人眼花瞭乱的步伐,精彩的配合,浓厚的异域风情,不同文化的冲击,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说实在,如果把春晚看作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话,那么春晚就应该具备更加开放的胸怀,就应该吸纳更多的异域文化,我们不能总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春节,自己搞春晚,春晚的节目中也应该出现更多的洋节目和洋面孔。《魔手神采》这个节目,除了神奇还是神奇,尽管我们都知道魔术是假的,或者是使用了什么高科技手段,但这个节目实在太神奇了,这个节目一定会融入人们对春晚的记忆。魔术这一东西方皆有的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是明显落后了,我们尽可以请一些大师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奇幻表演。

春晚印象春晚印象

印象五难舍鸡肋

    除了春晚,我们还有什么?除了春晚,我们还能做什么?春晚搞了这么多年,其模式越来越固定,其形式越来越统一,突破来哪里?方向在何方?这两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论换什么样的导演,其结果都是一样。春晚如果还像这样搞下去,就是一块难舍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春晚吧,没什么意思,不看春晚吧,也无所谓,其实电视呢,也就是开着,该打牌打牌,该放炮放炮,该喝酒喝酒,真拿春晚当个事儿的,可能也没几个了。

春晚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