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沭,风沙县城

标签:
山东临沭县城小镇旅游 |
分类: 青春壮游--大陆之旅(二) |
这是一座风沙的县城,过宽的马路虽跑著过少的车子,仍卷起尘土漫天。
无论去哪里,打车都两块,司机说,这儿允许共乘,因为两元实在太少
从城里最热闹的一条马路--照例叫做中山路--走出去七百米,就能碰见种满高粱和花生的田。
我顺口叫起稻田,被纠正,这不产稻。
原本种的都是小麥,收成之后,才改种高粱玉米和花生。
这是中国山东,米食消失无踪;吃的是馒头大饼和大葱。
村野都换了颜色,从江苏绿换成灰黄。
所谓小镇,或说县城的生活,其实和大城市有共同模式,但凡是人,也许都只能在这种模式转圈:上班、下班、回家、烧饭、看电视、睡觉、上班 ......结婚、生子、孩子大了、自己老了.......
本质的意义上讲,小镇生活和在大城市没有两样。只是少了许多选择性,电影院只有一家,最好的宾馆是县府招待所。
【县城最热闹的电影院】
但所谓选择性只是生活的一种补充,选择也许不多,但小镇生活却样样不缺,移动公司有,工行有,邮局有,超市有,手机卖场有,服饰店有,餐馆有、什么都有。
中午吃饭时间,河边小摊上排起长长的队伍,老婆婆手忙脚乱煎起大饼卷炒菜,大家坐在呢土地上的小板凳,捧著比脸还大的饼包著炒菜吃,油滴在地上,还有某种玉米粥,粗砾的口感,非甜非咸。因为老婆婆太忙而炒菜太繁琐,等一个大饼卷炒菜需要半小时。
在山东边界叫临沭的风沙县城,是快入冬的时候,宾馆房间和宴会厅在同一层,不时传来喧嚣婚宴声,宾馆服务员拎著暖水瓶送热水给我后从此消失,超市结帐员亲切帮我打包后递给我评鉴卡,离开时我将它投入门口"非常满意"的投递箱里,手机店员告诉我充值不了外地卡,得上移动营业厅,移动客服小姐很热情,带领我插队办理。到晚上,照例街上摆起水果摊一条街,一盏盏灯泡伴随一摊摊水果,而在七百米外的高粱田里,有人彻夜在看守,据说离居住小区太近所以有人会偷。
时光在此凝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我搭乘出租车、追赶已经开走的大巴、终于在出租车司机喊叫中大巴停下,打开行李盖、丢入大包、给了十一元、离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