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海君
贾海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433
  • 关注人气: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3月13日

(2024-03-13 16:12:41)
20240312,数九结束了。九九归〇,可以春暖花开了。

教《庖丁解牛》后

今天上午我教完学生《庖丁解牛》了。在头脑清醒时,我想到以下几个小点:

1.“庖丁”应该是“解牛的男人”。“庖”不是厨师,厨师一般在厨房,不杀家畜,屠夫才杀生。“丁”,应该是男丁,是劳动力。不是人名。

2.“君子远庖厨”。这句话中的“庖厨”应该是个偏义词,偏在“庖”上,即偏在君子远离屠夫屠场上,而不是远离厨师厨房。厨师在厨房重在把现成的食材弄成可口美味的食物,不血腥,没有远离的必要。“一二三四五,先应嘴上数;六七八九十,人活就为吃。”真正的君子没有必要假惺惺的,伪君子除外。

3.“砉然向然”,这“砉然”的“砉”字,教材上说是拟声词,皮肉筋骨分离的声音。读作徐声,我觉不对。我没见过杀牛,但曾在小时候见过杀羊。那皮肉筋骨分离的声音特细微,“哧哧”的,声音并不大。所以,这个“砉”字的读音极有可能注错了,要么它就不是拟声词。同理,“”字,读音也可能标错了,插刀裂物的声音是“騞騞”的?我没吃过猪肉,但还是见过猪跑的。杀牛没有亲见,但杀羊的确没有这么大的动静或声响。

4.“解牛的“解”,不应该是正儿八经的教师教学用书上说的“”,也不应该是“解剖”。根据全文整体分析,应该是“分解,分割的意思。这个“解”不是一般的宰杀,也不是现代意义的解剖。

5.整个“庖丁解牛”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虚构的靠想象完成的解牛过程。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的宰牛过程,牛不可能任人宰割一动不动没有反应毫不反抗呆若木牛。此外,过去和现在一样,牛皮得剥,我们从古到今没有不剥皮连毛吃的习惯。而这个分解过程显然是回避了这一点。

不知对也不多?见笑大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