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谁?
《劝学(节选)》中君子出现了三次,有三个“君子”。
这三个“君子”是谁?课本注释说是“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但注释就一定能靠得住?
你想这注释也是后人猜出的,不是作者主动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人就会有对有错,伟人也一样,何况我们大多是普通人。这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的解释只用在这篇了。它的释义一个是处于高位的贵族统治者,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个是具备完美的品德。这里多了一个“有知识”不知道合适不?
这个君子没有名字,有可能想不起是谁,也有可能就是作者自己。这种做法前人后人编小说乃至写散文都多用过。为的是让人信服,为的是能增强说服力。如果说成一个普通人如张三李四阿猫阿狗谁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这个观点用君子之口说出来,换一个角度多想一想,这何尝不是一个强有力的论据?君子或名人的观点用得着怀疑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