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小学学校。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小学学校好像换过四次。
第一处应该在村子大场(发二声)北面的几间石窑。大场在村里的中央,好像就叫这个名字,我已记得不清楚了,很对不起了!在包干到户前,全村的大约1/3的粮食都要在这里或打或碾。
那里是我们村过去一年四季大人小孩都去聚集和玩耍的地方。我的哥哥、换成哥等岁数差不多的一茬人就是在那里度过他们的小学岁月。就在那里母亲拉着哥哥的手把他送进去,把姐姐拽回家。这大概一直是我姐姐不能释怀的一件事,长大后的我曾听她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的偏心。现在想来那里肯定曾是她不止一次的向往,她当时应该肯定在教室外不止一次听见过老师讲课和同龄人念书背书的声音……
——那几间窑后来卖给了一户姓池的人家了。
第二处学校是在村子的西北角,地势比较高。也是几间石窑,好象有四五间。中间的一间是老师办公室,也是老师住的地方。两边的几间便是我们的教室了。窑后用一条长长的走廊把这几间窑串在一起。从西窑进门,在最东段的旮旯里堆放着烧火用的煤炭。由于走廊在阴面,光线不好,尤其是早上和傍晚。黑黑的、阴森森得很是吓人。我们小孩子们总是用有鬼来吓唬别人,别人也总是用有鬼来吓唬我们。
在这里教过我的老师有许多,记起名字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侯佐仁老师、贾有禄老师、梁青山老师、李金老师和本村的刘有势老师等等。我从一字不识开始好像一直念到三年级结束。在这念书的还有二姐和三姐。
——那几间窑后来也卖给了个人了。起初是一家姓王的人家,后来王家又转卖给我的本家叔叔了。我在前年打发我大爹时曾在这里住过两个晚上,仔细打量还依稀地看到有当年的一点痕迹……
第三处学校在村子南面沟湾的庙院里。这里曾经是我们村里一座古庙的所在地。院子呈四方形,正北是三间石窑,中间一间的土炕照例是老师们办公和休息的地方。一到五年级学生分别在东西两间石窑的土炕上学习。院子西边又是一大间长长的石窑,人多的时候也是我们的教室。它的门朝东开,窗户向南开。正南是我们村里正月或农闲时唱戏的台子,我们村里远近闻名的的道情在这里曾无数次地上演过。唱时邻村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都过来看戏,人多得挤满了院子。平时则是我们小孩子们的娱乐场所。大门在东面的南侧,没有门,却有一棵神树——我估计比去平鲁城(现在叫凤凰城)路上的安架山的那颗唐代的树还古老——在日以继夜地守护着。另外在戏台西和西面教室南面有一块空地,手勤的老师们可以在这种一些黄叶白、蔓菁、葫芦等菜蔬。
后来由于包产到户缺少劳力,在这里念书的许多学生包括我的三姐也在五年级未念完时辍了学,拿起了鞭杆、放起了牲口……
我在这里坚持着,念完了四五年级,直到小学毕业。
——再后来这里也已破败不堪了,正房塌了最少一间,东边的院墙也荡然无存了,戏台只剩下一堆堆碎石头了……
只有那棵足有千年的大神树见证了多少朝代更替、多少日升日落、多少的人事变迁,依然不改初衷地守护着这个曾经繁华过的院落……
(在学校的窑头朝南拍摄,戏台旧址在南,左面为神树)
第四处学校建在村子东北角,那已经是我上中学以后的事了。她是村子里唯一的砖木结构的几间房屋,在当时可算是村里比较气派的建筑物。不知共用了多长时间,大概在几年前已经一个学生也没有了。本村的教过我的刘老师和我的三爹就在自己的家里教着为数不多的几个孩子……
今年终于一个也没有了。
好长时间不回村了,不知那很可能是最后的刘井沟小学---那几间砖木结构的教室——还在不在了……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胡同文化》的结尾好象有点伤感:再见了,胡同!
我也在最后学一句吧:再见了,我的小学!
2007年11月14日---18日夜初稿
想起往事1--我的39分 想起往事2--我的学前教育
想起往事3--我的小学老师. 想起往事4--最后的刘井沟小学
想起往事5--有关对联的趣事 想起往事7--即将消失的刘井沟“道情”
想起往事8--我小学和初中的几节“副课”想起往事9--赵廷臣老师
支持文理分科的人可能更理智
现阶段最可行的一种文理不分科办法
38岁的中年教师坚决反对文理不分科
我还想谈谈文理分科的事
关于全国高考改革的几点建议(修改稿)
天文新解1---农历不是阴历,恰恰就是阳历
天文新解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最实用的阳历
天文新解3---冬至应是最先确定的节气
天文新解4---浅析阴历误称为农历的原因
好!我的推论是正确的
“六十五” 金傩 书生老边 断章 超强陈旺 黄二小故事 高鸿举事略 一黑夜卖了两老婆 “秦”字或许就是秦人创造出来的 日本人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 应县的得名可能与木塔有关 从圣诞老人和中国龙管窥中西文化思想的差异 试析悬棺之谜 贾宝玉和史湘云结婚了 读史随想 黑驼山可能原名狐突山 安太堡的注音有误
关于足下的来历 小孩子为啥叫娃娃 “救市就是救赌徒”及其他 我和徐静蕾的比较 也说“恰到好处” 美中不足的《贤文集》 《平鲁文化图志》的失误之一 《平鲁文化图志》的失误之二 黑驼山可能原名狐突山 一个问题,三个答案 民主! 一同赴宴 学习班和监所的区别 一句话笑话(三则) 忠实记录:今天中午七岁儿子三件事 写给你---我山西的煤老板! 赤壁集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