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盐源卫城古镇
(2019-12-19 15:02:09)分类: 历史、故事与传说 |
探寻盐源卫城古镇
卢拉伙
曾经无数次的听说过卫城古镇的故事,但故事里的描述和现实中留下的遗迹相差甚远。还记得1987年春,处于对古镇遗迹的爱惜和对当地书法艺术遗迹留存的好奇,多次进入盐源县卫城镇进行历史古迹探访。其中参观了卫城烈士陵园,卫城解放前墓地碑石等,可惜当时没有相机,没有能留下更多和更有价值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这么多年来,心中总是想把卫城古镇的许多遗迹记录和保留下来,但力不从心。从某个角度说:失去了房屋可以重修,但失去了文化永远无法弥补。如今有很多的古迹都消失在历史岁月里,再一次找寻那古老的印迹,谈何容易。那些古老的印迹在一年又一年的新陈代谢中已经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残垣断壁,甚至是影印无踪。尽管如此,今天任然还是想在笔记中留下点什么,于是在这个思绪已久的执念牵引下,再一次走进卫城,提笔记录下自己的随见所闻,开始探寻已经远去的一丝历史信息。
盐源卫城古镇建于小高山的山脚下,传说中最先准备建城的地方是现在的干海乡土城,据说在建城墙时,有一天在挖泥巴的过程中挖出一对白鹤,并飞向卫城方向,修城的人一直跟踪不舍,当跟到卫城时白鹤消失了。于是县官就干海土城的泥巴和卫城的泥巴用升子量来称,结果卫城的泥巴要重些。所以县官就把县城地点改建在卫城,后来人们就把干海准备建城那个地方叫做土城,也就是现在土城名称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卫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清一统志》宁远府盐源县城池谓:“周四里有奇,门四,池广二丈五尺……”清雍正七年(1729年)至1951年为盐源县治所(县城),在明初为盐井卫驻军营房,筑城以为盐井卫城,是盐井卫指挥使李华修筑的石头城,城墙经历四十年才竣工,清雍正七年改盐井卫为盐源县,是县政府所在地,故名卫城。1950年3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四军四十二师一二四团和滇桂黔边纵队七支队三十五团抵达盐源县卫城,盐源县城宣告解放。解放后,1951年8月,盐源县政府驻地从卫城搬迁到白盐井(今盐井镇),从此盐井镇成了盐源县的县城,卫城的名称也始终未变。
根据调查和历史记载的翻阅,古老的卫城镇内原本古庙林立、老宅颇多,但后来都消失在历史的岁月里。这座承载着地方六百多年厚重历史与沧桑的古镇,虽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古镇的百年古风,古镇的沧桑往事,吸引着我一次又次的心动,与之联系在一起,向往着探寻,记录下古镇如今还留存的历史记忆和碎片。
从1987年的第一次介入,到后来的每一次再去,很多历史的印迹都在变迁,很多历史的古迹都在消失。因为自己爱好书法,所以尤其关注了墓碑的消失和损坏。那一片片墓地和近似碑林般的墓碑,早已被苹果树的树干和枝条所掩盖,已经不再是能够用“残垣断壁”来形容的地步,实在是有些可惜,也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