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变 元代壁画
高7.5米长15米
对于来源说明牌语焉不详。它来自山西广胜寺下寺。
有必要先贴几张相关照片,来看看广胜寺的珍贵文物。
这是一部金刻的“大藏经”,曾保存在广胜寺。因为卷首有“赵城县广胜寺”一行字而被称为“赵城金藏”,现共存4813件,被佛教界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籍”。
现在它在国家图书馆保存。
右图是赵城金藏修复前的样子,因为它在抗战时为躲过日本军队的抢夺曾藏于山洞,受潮霉烂,纸张板结,不能揭开。经过国家图书馆的老师傅16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修复完成。

这是拍自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四大专藏:《四库全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敦煌遗书》。
可见赵城金藏的地位和价值。
去年十一期间俺拜访山西洪洞县广胜寺,这是当时拍的天下第一琉璃塔——飞虹塔,明朝正德年间修建,位于上寺。
广胜寺分上寺(位于山顶)、下寺(位于山麓)和水神庙(与下寺一墙之隔)三处。
水神庙里的元代戏曲壁画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广胜寺下寺的前殿,注意空空如也的墙壁,这里的明代壁画在1925年被卖掉。
这是广胜寺下寺的后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景,可以看到东西墙壁(下两图)空白得刺目的墙壁,这就是壁画被卖后的现状。
1928年,军阀混战,国力贫瘠,百姓生活动荡,寺庙颓废但无力维持修缮,寺僧心急如焚,糊涂的认为与其等大殿坍塌、壁画毁坏,不如舍画保殿。在与地方官员、乡绅们商议后,将后殿的两铺壁画(药师经变图、炽盛光经变图)分割剥离,以1600块银元出售给美国文物贩子。
这个行为当时被认为是义举,值得纪念,还立了碑,把出售壁画的事情记录在石碑上。
1929年所刻《重修广胜下寺佛庙记》碑(图片来自网络),碑文记载了卖壁画的经过:
“山下佛庙建筑,日久倾塌不堪,远近游者不免触目伤心。邑人频欲修葺,辄因巨资莫筹而止。去岁有远客至,言佛殿壁绘,博古者雅好之,价可值千余金。僧人贞达即邀请士绅估价出售,众议以为修庙无资,多年之憾,舍此不图,势必墙倾像毁,同归于尽。因与顾客再三商榷,售得银洋一千六百元,不足以募金补助之。”
运抵美国后,大雄宝殿东壁的《药师经变》壁画碎片被纽约医生赛克勒(ArthurM
.Sackler,1913-1987)在拍卖会上收购。1964年赛克勒以其母亲的名义将壁画捐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期使壁画得到修复和保存。
说起这位赛克勒先生我们并不陌生,他酷爱中国文物艺术品,曾购买和收藏了大量中国文物。
赛克勒曾捐资给北大,修建了如今我们熟悉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看齐了广胜寺的瑰宝,只有巨大的壁画还流落在异国他乡。
这幅壁画画工技艺卓绝,历经劫难佛衣依然鲜红。扫过壁画上每一根绵长的线条,看到壁画上一道又一道因切割留下的痕迹,心中五味杂陈。
药师佛左右有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与药师佛一起组成“药师三尊”,又称为“东方三圣”。
莲花宝座之下各有三组献花供养的菩萨或童子
细节
童子细节
环绕药师三尊的有八位接引菩萨

美国人在中国馆专门建了一面墙来装置壁画,并赞颂它为大都会博物馆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壁画顶天立地,散发着雍容而苍茫的气息,令每位看望它的游客屏气凝神。
已经在这儿了,就这样吧,让全世界都目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灿烂。
只是苦了我们中国人,想它的时候还要漂洋过海。
谁让我们曾那么积弱,看管不好先辈留给我们的遗产。
广胜寺僧卖给文物贩子的壁画共有四幅。现在它们分别流落以下地点;
1.大雄宝殿西壁——炽盛光经变图 元代——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
2.大雄宝殿东壁——药师经变图 元代——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3.前殿——炽盛光佛佛会图和药师佛佛会图 明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
4.前殿——药师佛佛会图的药师佛神将残片 明代——法国吉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