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山西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网络评比结果:
山西最美十大文物景观——五台山、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祁县乔家大院、太原晋祠、灵石王家大院、朔州崇福寺、芮城永乐宫、阳城皇城相府、浑源悬空寺;
山西最美十大古代建筑——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太原晋祠圣母殿、榆次城隍庙玄鉴楼、代县边靖楼、万荣东岳庙飞云楼、太原晋祠鱼沼飞梁、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这里都提到了朔州崇福寺。
我想大部分旅行者都会选择大同、浑源(悬空寺)、应县木塔的线路,这条线的确集中了众多名胜古迹。
但强烈推荐绕行一下朔州,去看看金代建筑巨刹崇福寺。
结束了大同的参观,开车奔走到130多公里以外的朔州,大约下午快4点到达。

1】不出所料,崇福寺依然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2】崇福寺古名林衙寺,座落在雁门关外的历史重镇朔州城内,始建于唐代初年,是我国现存三大辽金佛寺之一。
崇福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
3】崇福寺的前三进院落的殿宇始建于唐代,历经沧桑,几起几落,现存的大都是明清以来的重构。
金刚殿也就是天王殿,是走进山门的第一座殿宇,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所奉四大天王塑像毁于战乱年代,后来供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大士的两侧,又重塑了四大金刚。

4】第二进院落的主殿叫千佛阁,也称大藏经阁。
元朝至治年间,朝廷赋予崇福寺一部《大藏尊经》珍藏在这里。明朝成化年间重建藏经阁,清代再次修葺,增绘了千佛壁画,更名为千佛阁。

5】千佛阁分上下两层。殿顶的脊饰呈黄、绿、蓝三色,正脊两端的鸱吻为腾空龙形,东西呼应,生动逼真。

6】

7】走进千佛阁东张西望。
青铜弥勒佛一座,是明代的遗物。
弥勒佛身后是一座木制的阁楼模型,高4.5米,古朴华丽。相传是明朝重修藏经阁时的建筑模型之一。

8】千佛阁的背影

9】寺庙里一定会有的钟楼、鼓楼各一座,形制相同,左右相对。
楼檐舒展,翼角如飞,典雅端庄,清秀灵动。

10】第三进院落的主殿是大雄宝殿,明代在唐代基础上重建。

11】三座贴金佛像坐落在佛台之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侧是药师佛,右侧是阿弥陀佛,都是明朝成化年间的重塑。
佛的两侧没有协侍菩萨,也没有供奉弟子,这种规制颇为少见。

12】韦驮像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

13】东西两壁绘着千佛壁画,每壁五百尊,两壁整整千尊。
这一千尊坐佛远看非常相似,几乎千佛一面,但走近细看就会发现,千尊佛的手印各不相同,披的袈裟各式各样,就连面孔也是一佛一面,千佛千面,折射出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超与精湛。

14】最令人激动的是崇福寺的第四进院落——弥陀殿。
金熙宗皇统三年,安远大将军朔州顺义军节度使翟昭度奉敕特建弥陀殿,殿身高21米,建筑总面积1839.4平方米,是全寺的主殿,也是我国现存的三大辽金佛殿之一。
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它的脊饰琉璃、梁架斗拱、塑像壁画、门窗匾额等均为金代原物,是一处集金代多种艺术精华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殿堂。
我在这里徘徊了很久,尽情拍摄了很多照片(这里没人阻止拍照,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15】

16】殿顶的脊饰中有两个形制相同的琉璃武士,高1.5米,近似真人,是我国辽金建筑中最大的脊刹琉璃武士。他们全副戎装,浓眉倒立,紧握拳头作拳击状,姿势稳健,千年不动。

17】殿脊正中的脊刹高4米,形制宛若一座佛塔。

18】殿顶两端是盘龙鸱吻,高3.2米。
传说鸱吻是龙九子中的二儿子,有喷水的本领,安置在殿宇的两脊,寓意着灭火消灾。

19】殿顶四个角站立着八位仙人,飘带缭绕,颇有仙气。
弥陀殿的所有琉璃饰件,据脊筒铭文所记,均为金代代州崞县工匠武春男等人于皇统七年(1147)烧造完成的。这些琉璃饰物经历了将近九百年风雨侵蚀,光泽依然浓艳如初,充分显示出金代山西琉璃的烧造水平是何等的高超。
20】弥陀殿面阔七间,其中五间装有木制隔扇。
这些雕琢玲珑古朴的隔扇门窗也是一绝。窗棂镂刻透心图案,有钱纹、雪花纹、菱花纹、莲花纹、椒眼等共15种,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金代雕花棂窗,这些花窗花样翻新,精雕细刻,巧夺天工,对研究金代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价值。

21】仔细端详,每根棂条都是两瓣小条拼合而成,拼缝之间刻出连珠和花朵,既增加了透空间隙,又增添了玲珑与灵动。

22】弥陀殿殿檐悬挂的这方竖匾高
4.2米,宽2.7米,是辽金时代最大的华册式牌匾。
牌匾字体肥硕有力,雄浑刚健,是出于金代太原姓一位书法大家的手笔。

23】“弥陀殿”三个字是金代大定二十四年的墨宝,雄浑刚健,古朴圆润。

24】匾还有五处题记,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见证。

25】走进大殿,佛台上供奉九尊圣像。

26】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全身贴金,双手打着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一派讲经说法的慈祥仪态。

27】莲花台莲瓣错落有致,也是辽金时期的雕塑佳品。

28】莲座以下,塑有四个夜叉,均为矮小的鬼魔形貌,黑肤、红发、绿眼,身穿武士服,呲牙咧嘴,一副不堪重负之态,但又有些不甘屈服的样子。

29】 殿内塑像中写实水平最高、人间烟火味最浓、形象最为逼真的要数四尊胁侍像。
这些健康美丽的身躯高度六米有余,穿插侍立于大佛、菩萨、金刚之间,使整个塑像群体呈现出一种高低起伏,隐显藏露的整体曲线美。

30】看这些活灵活现的淑女形象,你怎能相信她们的骨骼为木制的,肌肉是用泥塑成的啊!

31】

32】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秀发上盘,戴以花冠。花冠上,粒粒宝珠滴翠,朵朵瑞花流丹,金簪耀目,玉钗含光,可谓华丽至极。

33】

34】两侧两大天王怒目狰狞。

35】

36】

37】三尊主佛像身后的背光如同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大扇,微微前倾,直达殿顶,高度超过14米,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辽金时期最大、最特别、最精致、最完美的一块。

38】背光是编条泥塑彩绘作品,图案呈草叶纹,边沿是焰光。

39】背光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先用藤条编制作架,然后镂空泥塑彩绘,正面浮雕祥云,周边贴塑火焰,给人一种彩云流荡,光影颤动之感。
因为镂空,可以减轻重量;因为镂空,可以前后通风;因为镂空,作品更加灵动。

40】背光中间浮壁上13尊飞天手持各种乐器,在五色祥云里自由飞舞。远远仰望,彩云浮荡,如梦如幻。

41】

42】弥陀殿内四周满绘壁画,共计345.75平方米,画题内容主要是佛和菩萨,也是金代壁画精品。

43】其中长胡须的佛像(菩萨像)颇为少见。
在中国佛教发展中,佛和菩萨的形象变化很大。唐代以后越来越接近古代贵妇人,而且有“男身女相”之说。宋代以后,则完全演变成仕女的形象了。
弥陀殿的长胡须圣像,应该与这种发展的轨迹有关。

44】

45】这些壁画历经860多年的人为和自然的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平添了一种难以用彩笔描绘的古老虚幻气氛,一种耐人寻味的古朴之感,使画面更加迷离动人。

46】殿内梁架构件均予彩绘,重用红、绿、白、兰等色,图案以龟背纹、草叶纹、云纹为主。线条粗犷,气氛浓郁。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大都处于模糊之中,个别地方仍然清晰。
在一座殿堂之中,建筑、塑像、壁画、琉璃以及门窗隔扇,檐下匾额、墨书题记等多种金代文物,荟萃一处,是我国现存金代最大最美的佛殿。

47】沿着弥陀殿宽大的月台,向后,就是第五进院观音殿。

48】观音殿是金代晚期的建筑,也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它留给后世的一笔重要财富,是梁架结构设计方面的独特创意。
古代工匠们采用双重人字形叉手进行力的分解,把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使佛寺活动的大殿前厅空间更加宽阔。整个梁架比例适度,结构合理,用材得当。这种“减柱营造法”,是难得的高水平木构杰作,是建筑史上的典范,是我国建筑科学成就的重要实物资料。

49】观音殿的悬鱼

50】弥陀殿檐下的风铃。
本篇文字内容部分来自网络。非常感谢网络,借助这个有力的神器,为自己拍的片子找到了很多注释。也非常感谢俺老公,在我忘情的徘徊中不急不燥,细心耐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