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壁画展有几幅非常巨大的经变画。
经变画,
指把佛经上描绘的人、事、物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简言之,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为“变”。
敦煌经变画则通常指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有关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
经变故事对于叶子来说有困难,需要知道很多佛学知识。不过,我是来拍壁画照片的,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吧。

1】维摩诘
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维摩诘变是敦煌壁画中的常见题材之一。

2】这是这幅壁画的整体。
这个故事讲的是居士维摩诘与文殊菩萨辩论的故事。
维摩诘是位著名的在家菩萨,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俾成群。他才智超群,深通经典,极有辩才,他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深得佛祖尊重。
某日,维摩诘寻思:我若卧病在床,怀有大慈悲心的世尊会不会来关心呢?佛祖知道维摩诘的心思,便派文殊菩萨前来探望。
这幅画面的左边,就是文殊菩萨和弟子探望维摩诘的场面,文殊下方是帝王前来听法。而右边则是维摩诘宣扬大乘教义的场面,维摩诘的下方则是各族王子在聆听说法的场面。

3】细节。维摩诘侧坐在胡床上,身体前倾,扬眉启齿,眉锋微挑,彷佛正在辩论到激烈之处。
画笔游走得一气呵成,流利刚健,是唐代描绘同一题材中最生动传神的一幅画作。

4】手里握着的扇子也似乎有了活力。

5】手指和脚趾也微微的用力

6】各国王子听法图
莫高窟第104窟 盛唐
这幅画位于维摩诘下方,画着一组袒体赤脚的各族邦长、王子与代表人物。代表着亚洲各族佛教信众,人物形象以墨线为主,用笔生动,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民族学历史价值。

7】猜猜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王子呢?

8】光脚戴脚镯

9】

10】

11】

12】文殊变 莫高窟第159窟 中唐
文殊菩萨作为智慧菩萨的代表最早出现在维摩诘经变中,他主司智慧,坐骑是青狮,青狮象征的是修持佛法的勇猛精进。

13】文殊菩萨

14】 给文殊菩萨牵着狮子的昆仑奴

15】另一个昆仑奴捧着供器

16】周围的菩萨面容姣好,肌肤丰盈

17】

18】

19】天龙八部在护卫

20】

21】

22】

23】

24】右下侧的帝释天戴着花冠,拿着羽扇,

25】 侍女随行

26】前面的伎乐吹奏这乐器,一片安详

27】反弹琵琶图再次出现

28】拍板

29】供养菩萨胡跪着地手捧供物

30】观无量寿经变(局部)
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
我国现存唐代建筑遗迹为数不多,在敦煌壁画中保留了许多唐代建筑的形象资料。

31】这幅壁画是盛唐时期的重要洞窟,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再现了唐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

32】

33】主尊和四胁侍菩萨

34】歌舞场面

35】

36】

37】

38】迦陵频伽

39】

40】弥勒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本壁画以“弥勒下生成佛经”为依据,画面主体是弥勒三会。弥勒三会说法的场面中穿插了很多内容有趣的故事。

41】比如西方极乐世界里是一个人民安乐不愁衣食的世界。“一种七收”---撒一次种子,可以收获7次。

42】“树上生衣”--直接在树上摘下衣服就穿

43】人寿绵长--八百岁才去世,女人五百岁才嫁人
这幅图表现了墓园中人们与死者依依惜别的场景。

44】罗刹扫地

45】一些婆罗门正在拆毁一座楼阁,已经揭去顶盖的楼阁显示出古建筑的内部结构。

46】读经写经是佛教信徒修福田的善举。

47】弥勒说法后率四位菩萨上山,遇到迦叶,接受迦叶献上的袈裟。

48】众人在弥勒说法后纷纷剃度

49】王妃剃度

50】弥勒二会 弥勒在菩萨的簇拥下说法。

51】案子上摆着香炉,两侧床上放着剃下的发束、崭新的袈裟、戒除的酒食器物,新剃度者在案前跪拜。

52】菩萨温婉恬静

53】弥勒三会

54】美到无言
敦煌艺术的光彩折射了中国石窟艺术的辉煌,即使这次没有亲临敦煌,面对这些几乎完全精准复原的复制品,我也是情不自禁的为之屏气凝神。
作为没有艺术功底的新生,这几次博客本来是为自己再次去敦煌做的功课,感谢新浪博客编辑抬爱大力推荐,使自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很多未曾谋面的博友一起分享,感觉非常开心。
北京还有关于敦煌的其他展览,有机会继续和大家分享。
敦煌,你的无与伦比,我永远不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