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013-03-03 10:26:31)
标签:

河南博物院

丝路遗珍

李贤墓

鎏金银壶

玻璃碗

分类: 巡弋博物馆

    继续贴照片。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尽人皆知。但事实上他的出使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贸易交往,而是为了寻找曾与匈奴结仇的大月氏来夹击匈奴。他被匈奴人扣留了11年,匈奴还给了他一个老婆,但最后张骞还是乘乱逃跑,只是他找到大月氏时,他们已经找到了水草丰美的地方,不愿意复仇了。
   张骞虽然原本的目的没有成功,但他了解了西域沿路的风情和路线。
   班超、甘英等使者的前赴后继的出使,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和中西交流,开辟了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鎏金铜蚕西汉 陕西历史博物馆
   把仰头吐丝的蚕镀金,应该是对蚕的一种崇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
   中国境内目前发现考古最早的丝质品是在河南。
   古代没有电镀工艺,他们的鎏金技术是这样的:把黄金加工成薄片剪成碎片后,加热到400度,按1比7比例投入到水银中,化成为膏状金泥后涂在器物表面,然后炭火烘烤,水银蒸发,器物表面只剩下金。这是中国人的发明,时间大约春秋或战国时期。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人物图绢地刺绣 西汉 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
   虽然刺绣没那么精细,但人的轮廓都出现了,我觉得是夫妻在讨论家务。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3】织毛锦带西汉 征集 甘肃博物馆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4】“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  东汉 1959年新疆尼雅遗址出土
    枕头的两段翘起,一段代表鸡头,一段代表鸡尾。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5】细节
   雄鸡司晨,寓意勤奋劳作,而且古代鸡也是吉祥物,作用之一是辟邪。
   枕着这样的枕头入睡一定高枕无忧吧。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6】菱格三角纹栽绒毛毯 汉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7】白色棉布衣袖 汉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有个常识:内地汉人把棉花当做衣着材料是相当晚的。
   在汉朝中国内地根本不种棉花,棉花的原产地,是在巴基斯坦一带,传入中国后,首先大规模种植是在边疆地区,比如新疆、海南、云南、两广,不在中原种植。
   在中原大规模种棉,并把棉花当成衣着材料是在宋朝末年到元朝初年
   著名的黄道婆是松江(现在的上海)人,她学的棉纺织技术也是从海南岛的黎族人那里学来的
   我国内地出土的最早织物是浙江兰溪的一个南宋的夫妻合葬墓,
   那么在汉朝中国人不种棉花,穿的难道都是丝织品?
   不仅是丝绸,还有麻。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8】细节
   唐代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中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为什么要捣衣?
   因为麻织品相当粗,必须捶捣,才能变得柔软。
   著名的河南豫剧花木兰中有句词: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木兰辞是北朝的乐府诗,南北朝时期中国内地可是不种棉花的哦,如果花木兰真的生活在这个时代,就根本见不着棉花,更别说纺棉了。
   呵呵,看博物馆的好处不仅可以看文物,捎带着可以给电视剧历史剧挑错。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9】勾连纹缀织裙 汉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0】“大长乐明光承福受右”锦片 东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1】紫红色毛布手套 东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我们现在的五指手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我见过的汉代手套最多只有留出一个拇指的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2】张掖都尉棨(qi)信  西汉甘肃金塔县肩水金关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
    棨,古代官吏出行时用来证明身份的东西,这是丝绸的。
   上面的一截丝织物也许是用来绑在一根杆子上的,出行时举着,通关时让守关士兵看到,就不需要下马,也不会受到阻挡。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3】我很惊讶于它保存的完好。,喜欢上面的字迹,甚至,喜欢它的粗针脚。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4】邮驿图  魏晋画像砖 甘肃博物馆
    这次展览来的是复制品,俺贴一张在甘肃博物馆拍的真品。
    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邮递人员形象。
    邮驿骑着马,拿竹简或木简(相当上面看到的棨信),高高举着,让守关的士兵看到---闲人闪开,不要挡我,我送急件。
    当时的邮政人员并不是相当现代的邮递员,现代的邮递员制度是清朝从西方引进的,古代的邮递人员只负责公家的文书,私人信件并不送。
    官道上,每隔三十里地设一个驿站,公文传递是换一个驿站换一匹马接力向前跑,昼夜不停。
   李自成起义前就是陕北的一个驿站的驿夫。
   这是一种特权,皇帝通过官道让驿使传自己享受到东西,比如荔枝什么的。
   那么私人信件怎么传送呢?难道是鸿雁传书?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5】铜奔马(复制),东汉  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

    这一套青铜仪仗队一共有99件,其中的先锋马踏飞燕是个头最大的,这个复制品比真马的个头小很多。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6】这是马踏飞燕的真品,我国64件不许出国的文物之一,叶子去甘肃博物馆时拍摄的。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7】细节

    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规模的东汉的仪仗俑。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8】陶翼马  汉代 1991年西安灞桥出土  西安博物院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19】木马 西汉甘肃省武威磨嘴子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0】展览中有翩翩起舞的汉代舞者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1】也有肃然而立的汉代战士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2】金饼汉代 陕西西安东十里铺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
    250克左右,相当现在的半斤。
    秦汉时期的一斤就是现在的250克左右。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3】长颈玻璃瓶  东汉  1987年洛阳东郊东汉墓出土高13.6厘米。洛阳博物馆
      这件玻璃瓶看起来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液经过搅动形成的,白色的螺旋状线条旋转向上,整个玻璃瓶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
   这种玻璃东汉不会生产,应该是传入中国的罗马玻璃器。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4】玻璃碗 约3-6世纪  1983年宁夏固原李贤墓出土 高8厘米  固原博物馆
   在我眼里,这更像玻璃器。
   这是北周时期输入中国的萨珊玻璃器。
   李贤的墓中出土大量具有西域文化和波斯帝国色彩的文物,这也间接的说明宁夏是丝路重要的位置。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5】李贤墓出土的这个鎏金银壶已经成为了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银壶的生产地点在现在的阿富汗。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6】鎏金银壶上面的故事是希腊神话“金苹果”的故事。
    在中国,它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故事是希腊神话,风格是波斯风格。它怎么到达中国了呢?
    也许,墓主李贤直接从波斯商人那里买来,珍爱有加,最后带入他的墓室。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7】环首铁刀  北周宁夏固原李贤墓出土宁夏固原博物馆
   剑是用来刺的,刀是抡起来劈的,所以这把刀没有护手。
   最重要的是波斯佩刀法,刀身上两个突起,是挂两个绳子的,而中国的刀挂一个地方,是单系法。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8】金戒指  北周 李贤墓出土
 
丝路开启--河南博物院“丝路遗珍”展(二)
29】仪仗俑  北周李贤墓出土固原博物馆

    因为看了李贤墓的文物,所以更加向往去固原博物馆,我是个很贪婪的人,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