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古中华--首都博物馆金秋展览(一)

(2010-09-27 06:46:23)
标签:

考古中华

首都博物馆

二里头遗址

龙山文化

陶寺遗址

志愿者

杂谈

分类: 巡弋博物馆

 

    这个展览有一个多月了,俺打起精神,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终于把它们发出来啦。表扬一下自己,自封为劳模吧。

     据称本次展览70%的展品是第一次露面,俺很好奇俺曾见过哪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每年秋季首博都会有重量级展览,今年的“考古中华”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展品共400多件,全部都是田野考古所得,没有一样是传世品或征集品,是前后四代数百位考古学家历经风雨、披沙拣金所获取的各种重要成果,显示了考古工作应有的严谨。(多说一句,俺相当反感“曹操墓”认定的匆忙和利益纠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这个展览偏重于早期中国,所以请一位讲解员很重要。俺听的讲解是首博的志愿讲解员朋朋讲的,还是那句话,有着不俗记忆力和口才的朋朋同学让展览如同生动的历史大讲堂。三热爱(热爱博物馆、热爱艺术、热爱公益事业)使这个年轻人显得那么与众不同,舍弃自己的假日来做志愿者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是延续数年。

   这个展览首先让俺知道了:

   1。狼是家狗的祖先,狗是中国最早的家畜,在一万年前的遗址出现过狗的遗骸。

   2。家猪的祖先是野猪。我国最早的家猪出现在距今九千年的河南舞阳遗址。

   3。绵羊可能是由已经灭绝的赤羊或现在还存在的盘羊驯化而成,中国最早的绵羊出现在5000多年前的甘肃青海一带。

 

   俺就不按时间顺序贴图了,因为自己也比较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本次展览的标志,一定要先贴。嵌绿松石铜牌饰通高14.3厘米  夏代  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  近似盾牌形,两侧各有穿孔钮,用以固定在织物上。凸面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小片粘嵌在青铜器牌上,排列成饕餮纹,这是已知用绿松石镶嵌成饕餮纹的最早青铜器。精心磨制的绿松石小片互相吻合,非常精巧,历经三千年未见松动,更无散落,足见其镶嵌技术之高超。这个展品非常棒,俺在洛阳博物馆见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老外在看一件从未见过的展品。(俺常抓拍些观看展览的同好们,也贴在这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彩绘龙纹陶盆,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龙山文化末期。这件展品在原始绘画里具有很高水平。蟠龙卷曲着,周身画着红鳞纹,竖起的耳朵,警觉听着四周的动静,圆睁的小眼机敏有力,嘴里利齿微露,衔着一枝松枝。这条龙蛰伏中积蓄着力量,虽静胜动,不怒自威。整个画面充满了古朴的装饰味道。据考证从这件陶盆开始,我国的龙形象演变发展,延续至今。专家说它是龙,俺仔细看,为什么不说它是条蛇呢?(原谅俺的打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另一个类似的陶盆,同时代同地点。考古界推测,这4000多年前的龙盘可能是当时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还是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质扁壶,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年,很不起眼,然而“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的说明牌彰显着它卓尔不群的身份。红色朱砂疑似毛笔书写的是个“文”字,与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已见“文”字相差无几。殷墟甲骨文是较为成熟的汉字系统,而扁壶上的“文”字,证明甲骨文早在商代以前就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在扁壶底部还有一个字符,彷佛有太阳、地平线,学术界对它有不同的解释。人们一般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实际上,甲骨文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文刻于甲骨之上,得以传世,而年代更早的书写在织物、竹、木类载体上的古代文字则极易朽没。陶寺文字书写于陶器之上,方得以幸存。专家们表示,考古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由于文字不在正规的载体上,所以考古界尚不能明确肯定,但是倾向于认为这个文字早于甲骨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山西的陶寺发现的东西真稀奇,再看这个铜齿轮形器。外径12.5厘米,它出自墓主人的手臂上,有29个齿牙,不全部一样大,这是做什么的呢,有的学者说是臂饰,有的说和月亮有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玉兽面礼器,同样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高3.5厘米,厚0.3厘米。4000多年前的祖先已经能制作这么漂亮的玉器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玉琮   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年  礼器,还是山西襄汾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再看看他在拍什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从左至右:小口尖底瓶 汲水器  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来自西安半坡遗址

            陶壶 汲水器  公元前3500-公元前3000年,河南灵宝(它只有一个耳朵)

            敞口筒形陶罐盛储器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内蒙兴隆沟遗址出土(这是这个展览里出现最早的一件文物之一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也是兴隆洼文化的石磨盘  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  内蒙兴隆沟遗址出土,俺经常看到石磨盘,这个文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一头不是平的而是翘起来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石磨盘,河南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6】陶塑人面像  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很小,一个手掌大,该不该称它为“天下第一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7】他们在看来自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的彩陶,庙底沟因为发现了大量的花瓣纹和回旋勾连问彩陶而著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8】彩陶碗、红陶碗、彩陶盆 饮食器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  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陶釜灶炊器公元前3500-公元前3000年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出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玉冠饰头饰品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 山东临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1】鼎炊器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 山东荏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2】陶鬶  酒器  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山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3】尊形陶瓮  公元前1850-公元前1750年 河南新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4】铜爵酒器  二里头文化  公元前1750-公元前1530年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成立。学术界认定河南偃师(洛阳附近)的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迄今所致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和最早的青铜器作坊和绿松石器作坊等。

   过洛阳时一定要去新洛阳博物馆看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5】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具有一定体系和严密规律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6】商代最为著名的女人是妇好,她去世后,陪葬的青铜器重达1.6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7】妇好平底铜盉  酒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8】妇好带盖铜方彝 酒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9】龙头提梁卣 酒器 妇好一定是位酒量过人的女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0】妇好墓还出土了很多玉器,玉怪鸟、玉羊头、玉虎、玉牛、玉燕什么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1】妇好的白玉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2】是不是很枯燥?呵呵,看这个展览需要耐心和一点点的考古知识,当然能蹭听讲解是最好的了。考古中华--首都博物馆金秋展览(一)

    看多了,听多了,包括贴图的过程中逐渐就熟悉这些文物了,下次看见它们,就有如老友相会了。

 

未完,下次再贴

 

 

小贴士:本次展览收费30元,10月10日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