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商第一豪宅-----游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

(2010-06-30 07:56:27)
标签:

巩义康百万庄园

乔家大院

留余匾

旅游

分类: 漫游祖国

 

    康百万庄园离石窟寺不远,看完石窟寺就转到这里游览。

    康百万庄园是一座明清大型建筑群,建国以后,康百万庄园与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氏庄园并称三大地主庄园。叶子因为大型泥塑作品“收租院”知道了大地主刘文彩,但对中原巨富康百万一无所知。

    据介绍,康百万并不特指某一个人,而是明清以来以康应魁为代表的整个康氏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创业于明朝,渐兴于清初,全盛在乾隆时期,咸丰之后逐渐衰落,从六世祖到十八世,一直富裕了12代400多年,纵跨了明清民国三个朝代,其农业经济横跨豫、鲁、陕三省,土地达1.2万公顷,其商业经济船行六河,财富无以计数。当时有句话:“河里行的康家船,岸上种的康家田,路上跑的康家马,建房借的康家钱。”

   康百万庄园占地16万平米,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蔚为壮观。俺没有全部走完庄园,信马由缰的走了走,实在是有点累了,拣几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拍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康百万庄园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票价60元。这是大门口的贞节牌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论面积,康百万庄园是乔家大院的19倍,俺想,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一定走不完庄园的,真是又大又复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庄园有住宅区、作坊区、栈房区、饲养区、寨堡和祠堂、学馆甚至关闭违犯族规之人的建筑和豢养兵勇的地方等,共33个庭院。有楼房53座(313间),平房99间,窑洞73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很多这样气派的房间。房子上的楹联都彰显着康氏家族诚实、简朴、守信、勤俭的原则。在这里挑一些抄上:“重信守义信义全在人”  审时度势诚信至上商之本 化智为利化利入义贾之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诚则信信则交交则活活则生财” “友以义交情可久 ,财从道取利方长”。俺觉得这里尤其适合经商的人来参观,来看看这个豫商成功的典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于子孙”----明朝忠臣袁崇焕自撰的楹联。  康百万八十大寿时,不让乡亲送礼,只让来客持原有借债之文书,当场焚烧,债户感动之至,跪地呼“活财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里的房子有个特点,就是门槛都很高,迈的有些费力,不知道为什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货样室展览各地特产和货样,是商品流通的主要依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账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房间陈设,是当年康家使用过的实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特别照了这个楠木顶子床,耗工17000多个工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些难得一见的商业用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古怪的算盘 圆的方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长桶的扇形的弧形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可以两个人对面打的算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康家的金银库---神秘的藏宝库,藏在地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长条的代表金条(当然这里不会真的展示金条),金银库的金条多的不计其数(灯光打的红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葡萄藤穿墙而过,虽经300多年的沧桑,还是枝繁叶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康百万庄园的卫生间,门楣上题有“三上成文”四个字,三上指马上、厕上、枕上---起源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康家采用欧阳修的做法,在厕所里布置了一个书房的场景,用古人“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谚语鞭策自己,教育子孙积极利用“三上”的闲暇时间多读书求学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罚跪石  老师惩戒违反学规、完不成功课或调皮的学生的一种方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庄园的镇馆之宝、被称为中国十大名匾之一的“留余匾”,既是使康家的家训,也是庄园文化的象征。外形既象书卷,又象旗帜,由清朝同治年间的翰林牛暄撰写,制作于1871年。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里是应用南宋留耕道人的四句座右铭来告诫子孙,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禄寿都占尽享尽用尽,要把它留给需要的人。接着又引用明朝进士高景逸的两句话:“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可以说把留余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又总结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昌家之道就是留余忌尽,这句话道出了康家繁荣昌盛400年的秘诀就是凡事留有余地,忌盈忌满,过犹不及。匾文体现了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的中庸思想,对现在的商人也有深刻的警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论历史的显赫、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致康百万庄园都在乔家大院之上,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晚于康百万庄园100多年,但令河南人不服的是乔家大院因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火遍中国,成为举国皆知的旅游景点,看来影视剧的魅力对提高景点知名度很有帮助,这不,名为“康百万”的电视剧也已经拍摄了,什么时候放?叶子倒是很想看看。

   看过了这座高墙林立、气宇不凡的封建地主大宅院,俺是不是就不用再看乔家大院了?豫商第一豪宅-----游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