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我眼中的搜狐
标签:
it搜狐 |
分类: 互联网 |
赵宏民说:
本文是一个朋友的投稿,关于她是谁?出于保密,我只能说,女生、资深公关策划人、我们都叫她小皮。看到我报道搜狐吴晨光一文,感慨万千,交流中我看出来,她对搜狐一往情深,就再三鼓励她写写自己的感受,经过这么多天,这篇文章终于出炉了!她还谦称“写的不好”,我觉得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对搜狐、甚至那段中国互联网历史的观察是有深度的。供君品鉴!
-----以下为原文,首发赵宏民微信公众号(haipo1023)----
偶然在微信订阅号里发现了一份据称2014年上半年最猛的爆料,不论真假,作为一个从学生时代一直关注搜狐的屌丝来说,在情感上是有点难以接受的。看完这个最猛的爆料,我写了一个简短的评论,大意是:互联网的黄埔军校,真的是老了吗?
初遇搜狐:高中时代,男生的专利
一直有个传闻,现在已无从考证真假。当年高考全县失利,县官去市府开会,灰溜溜地归来。回来后下决心,励精图治,教师的职业,成了“香饽饽”,所有的高中全部接入互联网。2000年悉尼奥运会,校台播放赛事,很难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午休的时候,教室的电脑是男生的专利,女生只能眼馋。经常光顾的两个网站,一个叫新浪,一个叫搜狐。
搜狐初见:夜色朦胧,够八卦够犀利
刚来北京的时候,经常去听讲座,有一期主讲人是腾讯前产经中心总监林明军先生。林先生分享职场心得:很多年后,他再次拜访效力的第一家公司。很多老同事还在,还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已经从一个职场菜鸟,踏入一个非常不错的发展平台,性格决定命运。听完讲座,站在路边,朋友对我说,斜对面就是搜狐的大厦。在社交网络还没有真正发挥威力的时候,门户网站绝对是很让人敬仰的。没少给搜狐的娱乐、历史频道贡献PV,与去网易新闻跟帖盖楼一样,多年不变的习惯。
搜狐传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翻开由雷锋网CEO林军先生花费3年多的时间写成的《沸腾十五年》,在荡气回肠的中国互联网产业传奇中,1995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到2015年,整20年。一将功成万骨枯,既是整个产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血泪史,很多死在了黎明之前。细数那些活跃在中国互联网舞台上的胜斗士,搜狐绝对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
翻开1996年的历史,出现了两个传奇人物,张朝阳和王志东:前者在各大媒体超高的曝光率,想不认识都难,被业内人称为“互联网黄埔军校校长”。翻看资料,很多大佬都出自己搜狐系。桃李满天下,与张校长识人、用人、培养人不无关系。后者,对于80后、90后来说,很难知晓这个人。第一次看到,还是在《沸腾十五年》里面。第二次是听别人讲的一个八卦:某年,王先生被北京某高校邀请去做演讲。到了提问环节,有人抛出一个问题:王先生,您如何看待乔教主回归苹果?答:乔布斯不需要回归,也能证明他的价值。
活动印象:狼性文化TOP3
华为任正非,最早提出的狼性文化被业界广泛认可。狼也,狠狠地盯住一个目标,锲而不舍、用心专一、不达目的,则不罢休。去过不同的互联网公司,感受不同的氛围。氛围的背后是公司文化和基因。如果每家互联网公司抽取20人,组成一支由产品、研发、运营、推广、销售等职员组成的狼队,无论是集体格斗还是单打独斗,腾讯、搜狐、360应该是可以稳居前三的。
腾讯:中国技术交易大厦。曾多次参加《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先生组织的微博沙龙,不知道北京这边的保安是否也卧虎藏龙,有造诣深厚的码农?内部宽敞、明亮,到处郁郁葱葱。开放的茶水间,各种不同的娱乐设施围绕在办公区域周边。都说腾讯的产品“插根扁担也能开花”,在腾讯微博与腾讯新闻合并后,这个貌似成了谬论。但是不能磨灭腾讯人对产品的钻研精神,微信已经见证了其产品功力有多深厚。已经慢慢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
搜狐:三过其门而不入。前赴后继的前搜狐人,以优酷为代表开创了一个个奇迹。在群雄混战的互联网中,绝对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周边搜狐的朋友热情、敬业,渊博,和他们交流,都能被其感染,比如我认识的搜狐人:
黄哥:搜狐前社区运营人士,对互联网产品极具研究,从国内到国外,对各类产品如数家珍,真人版的“度娘百科”。
龙爷:清华出身,搜狗大咖,在苏州街古槐轩见过。不仅能告诉你怎么“捕鱼”,更重要的是教会你怎么选择“捕鱼”工具,比起产品体验,更注重产品背后数据的那点事。
彦哥:现搜狐人,热情、博爱,热衷各类公益事业。微信群聚会,信彦哥,得永生是群里最新流传的新口号。标志性的打扮:左手拿个大Q手机,右手夹个包。不像互联网人士,更像土豪。
360:电子城·国际电子总部。参加360组织的周末用户活动,来的用户既有60后的大叔,也00后的小毛孩。大叔批评起来,毫不留情“你没看你们产品改版下面的评论吗?XXXX%%¥¥#”。00后建议在产品设计时,多考虑一下他们这些新新人类的需求。安全卫士工作人员每人拿了一个小本,低头速记,没有丝毫不耐烦。产品极致,非一夕之功。长年累月的打磨,才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活动结束,带领大家参观。周末工作区域多半关灯。光线较暗。到了一片区域,每人桌子上,都放着大瓶的富贵竹,而且密集度还挺高,感觉到了现代版《聊斋》拍摄现场。在快拐弯的地方,居然发现了财神爷的神像,并且是可以上香的那种。这是互联网公司吗?是的,每个部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办公区域,够开放吧。
搜狐产品体验二三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应用颠覆了网民原有的生活、阅读、娱乐习惯。翻开手机,常用应用,有三个来自于搜狐系:搜狗输入法、搜狐新闻客户端、搜狐视频。
产品体验一:搜狗太智能,点菜“画”菜名
搜狗最为外界称道的“三级火箭”,搜狗输入法用的最多,重装系统必选项。某次聚会,同事点餐,我写菜名。字实在不会写,最后“画”了一个汉字上去。笑着对同事说:看吧,都是搜狗输入法惹的祸,太智能,让我们连汉字都不会写了。CTRL+,今天你切了吗?应该作为搜狗的广告语,(∩_∩)
产品体验二:搜狐的娱乐够八婆够犀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八卦。每天从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点新鲜货,以备中午吃货聚餐的时候用。自从两位电视荧屏“国民好男人”沦陷后,闷骚的码农们,也加入了女同胞谈论的阵列。三好码农标准诞生:爱老婆、爱做饭、爱宠物。爱老婆的标志就是:QQ个性签名都改为爱的宣言,一个比一个肉麻;爱做饭,搜点菜谱,学着回家克隆一下,既经济又实惠,更重要的是私房钱变安全了。爱宠物,谁家的狗狗最可爱,各种养宠心得,群里贴点宠物照,各种逗比的段子不断刷屏。
产品体验三:不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的就是好同志
搜狐视频客户端,还是钟爱美剧的朋友告诉我的,说片源最多。目前美剧只看过一部《纸牌屋》第一季。爱看谍战剧、历史剧、神话剧。速度快,最近在追《与狼共舞》第一部。不用担心广告中插播电视剧,离线下载,也非常方便。PC、手机、PAD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的结语:搜狐,你要雄起 (∩_∩)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希望搜狐的矩阵策略能奏效,力挽狂澜,再奏凯歌。能担当大任,重振江湖的大将会是谁?搜狐视频,搜狐畅游,还是“狐狸”与“企鹅”混搭的搜狗?让我们拭目以待。天下初兴,诸侯混战,逐鹿中原,重新排队占位,希望桃李满天下的搜狐,能买到一张与其实力相符的移动互联网船票。
最后借用一首大染坊的片尾曲《把感动留在人间》作为结语(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听此歌),感谢那些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搜狐人:
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
心中的滋味却又苦又咸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
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
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
早知道这命运由天注定
我是否还要走万水千山
也许白发已无法遮盖
我还要把激情留在身边
也许爱恨终将离散
要我把感动留在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