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
Haipo1023提醒您学习功夫,强身健体,自信自卫!
长拳是少林派基础拳术中的一种,又经国家统一标准后成为国家规定比赛套路,充分体现了少林派武术的风格。国家规定套路中长拳分为一路长拳、二路长拳等。
拳:四指并拢握紧,然后大拇指弯曲贴在食指与中指外侧。请注意这种拳形与其它拳派的握法不完全相同。
掌:四指伸直并拢,大拇指向掌心弯曲,紧贴于食指外侧。在长拳中,有竖掌、侧掌等不同姿态,此掌形也与其它派别掌形有不同之处。
勾:无名指、小指自然并拢握紧,食指与中指弯曲,大拇指顶按在中指与食指尖部第一关节处,手腕塌下成勾子状。主要用于勾挂擒拿敌人攻击的手臂或者腿。
步型:指几种常见常用的步法形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马步:北方叫马步,又叫骑马桩,南方叫地盆。两腿分开比肩稍宽,膝盖弯曲,身体下坐,使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地面平行,与小腿成90度角,身体与地面垂直,不可前俯后仰,状如骑马,是少林派拳术中的基本功。马步练习时应当从高到低,不可勉强。两脚脚尖向前平伸,或略向内勾,不可外撇。
弓步:一腿在前,使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小腿成夹角小于90度,一腿在后蹬直,脚尖向前,脚跟不可抬起。又叫弓箭步,所谓前腿弓、后腿绷。也是少林派典型的步法之一。
仆步:一腿向身体一侧远处伸直铺下,脚尖向前,另一腿弯曲于体侧。
虚步:一腿在后支撑体重,弯曲,另一腿向前伸出,前脚掌或脚尖点地,身体重心在后而不在前腿处。即前腿虚后腿实。
歇步:一腿在前,一腿从另一腿后穿过,两腿交叉,然后同时弯曲下蹲。
手法:指手臂的用法姿态。
冲拳:将拳从腰侧出发,向胸前方向冲出,拳心从向上转而向下,或者向内侧。
推掌:将拳从腰侧出发,向胸前方向推出,同时变成竖掌型。
架打:一手从胸前向上方架起,掌心或拳心向天,另一手以掌或拳向前打出。
腿法:指腿的用法形态。
弹腿:一腿支撑体重,另一腿放松,大腿基本不动,小腿迅速向前弹击,并迅速收回。这种弹腿法主要用于偷袭敌人裆部或者小腿前侧、膝部。要求不可高过腰。
蹬腿:一腿支撑体重,另一腿伸直向前直蹬。一般用于蹬击敌人胸腹部,也可攻击敌人腰部。一般高于腰低于头
长拳的基本技法与要求长拳是我国重点推广普及的拳种之一,它包括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查、华、洪、炮、少林等拳种。
长拳的运动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明显,起伏转折较多,强调主动出击,长击速打、以快制慢、以刚为主。
对长拳的技法与要求有传统的“二十四要”之说,也就是常指的“四击”、“八法”、“十二型”。“四击”是指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法则。这四种法则各有各的具体内容与运动方法,所谓的“踢”是指腿法而言,主要包括: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打是指上肢的手法而言,主要包括:冲、撞、挤、靠、崩、劈、挑、砸、撑、采、拦等。摔是指摔法,主要包括:崩、揣、捣、勾等。拿是指擒拿而言,主要包括:刀、拿、锁、封、错、截等。
所谓的“八法”是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外四法),精神、气(呼吸)、力(劲力)、功夫(内四法)。在运动中对上肢手法的要求是:“拳如流星”,也就是说上肢手法在运动时,要迅速、敏捷、有力。在运动中对眼的要求须“眼似电”,眼要锐利、明快,并且要“跟随手动”、“目随势注”,随着手法如流星般地快速有力,而眼光像闪电一样地明快锐利才行。
在运动中对身法的要求是腰如蛇行,躯干要灵活、柔韧、自如。对步法的要求是步要粘,包括步要轻快,步要稳固,脚就像粘在地上一样,不能掀脚,不能拔跟。在运动中,手、眼、身法、步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协调一致,合二为一。在运动中对精神的要求是:精神要充沛,要求在练武时精力集中,精神饱满。而对呼吸的要求是“气宜沉”,呼吸应自然、深沉,根据跳跃、快慢、动作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呼吸方法。对动作的发力要求是“力要顺达”,如果发力不顺,动作就僵硬、呆板、不协调。所谓的“功夫”是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素质技巧的综合概括,要求功宜纯,纯就是指“纯一不染”,“炉火纯青”,要想使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就要强调“拳练千遍柔法自然”,只有实践才能练出真功。
十二型是以型喻势,来达到对长拳运动时的技术要求,传统的说法是:
动如涛:运动中的活动之势,要像大海的波涛那样激荡,在万马奔腾之中,还需有明朗感和稳定感,做到“动要有韵”、“动中有静”。
静如岳:指武术中的静止动作要像大山那样巍峨、强大、气势磅礴宏伟,“静要有势”。
起如猿:指武术的跳起动作要像猿猴纵身时那样机灵、矫健、敏捷。
落如鹊:指武术跳起下落的动作要轻巧、稳定得像喜鹊往树枝上落一样。
立如鸡:是指武术单腿支撑的动作,特别是由活动转入到静止性的独立动作时,要像鸡在行走中突然听到声音,立刻停止蜷曲起一只脚来那样安逸稳固。
站如松:是指武术动作里两脚站立之势,要像苍松那样刚健、挺拔、富有生气,体现出“静中有动”之感。
转如轮:是指折叠之势,在扭身拧腰转折的运动中,要像弓箭那样越折越有力。
轻如叶:是指有些武术动作在练习时要做到像树叶那样轻飘。
重如铁:是指有些武术动作应该做到沉重有力,但重而忌狠,不能从脸上表现出咬牙切齿的神情。
缓如鹰:是指有些武术动作的缓慢之势,要像鹰在空中盘旋那样,精神贯注,缓中有快而无松懈之感。
快如风:是指有些武术动作应快速有力,像风一样迅速,但“快而忌毛”,“快易生爆”,火爆可以藏拙,就会产生不准确的错误,所以,快而忌毛
第一节
預备势
两脚并拢站立,眼看前方(图預备势A)
两手握拳,屈肘抱于两艘侧,拳心朝上;脸向左转,眼向左侧方平視(图預备势B)。
要点:挺胸、直腰、两肩后张、两拳緊貼腰侧。
一、马步双劈拳
1、左脚向左开步,同時两拳从腰侧伸向腹前错臂交叉,左拳在里,右拳在外,拳心对着眼观(图1A)
2、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两拳向左右换臂侧劈.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1)
要点:开步、抡劈和半蹲的动作,必須同時進行。形成马步之后,两大腿要坐平,脚尖里扣,两膝里合。要挺胸、塌腰、两肩松沉,两拳与肩乎行。
二、拗弓步沖拳
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在上身左转的同時,右拳先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继而臂內旋,使拳眼朝上,用力向前沖出,拳路比肩高;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图二)。
要点;上述两個动作必須连貫。沖拳要用力,右肩前順,左肩后牽。两脚脚掌全部着地。
三、蹬腿沖拳
左脚不动,右脚屈膝提起,用脚跟向前平直蹬出,脚尖勾起。同時右拳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之成直拳向前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三)。
要点:收拳、沖拳、蹬腿三個动作必須同時進行,协调一致。立地腿要站稳,两肩要松沉,左肩前順,右肩后牽。
四、马步沖拳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同時左脚前脚掌碾地使脚跟里转,上身随之左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在形成马步的同時,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即向右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四)。
要点:落步、转身和屈膝半群的动作必須与收拳、沖拳的动作协调一致。形成马步之后,两肩稍向后张,左肘向后牽引,挺胸、塌腰。
五、马步双劈拳
①上动稍停,两脚不动,两腿直起。左拳从在腰侧向腹前下伸,拳背朝前;在左拳下伸的同時,右臂內旋从右侧方向下、向腹前內收,收至腹前時,两臂成右外左內错臂交叉,拳心对着腹部。眼向右平視(图五之1)。
⑤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两拳向左右抡臂侧劈,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五之2)。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双臂拳相同。
六、拗弓步沖拳
右脚跟和左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在上身右转的同時,左拳先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继而臂內旋,使拳眼朝上,用力向前沖出,拳略比肩高;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图六)。
要点。与本节的拗弓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蹬腿沖拳
右脚不动,左脚屈膝提起,用脚跟向前乎直蹬出,脚尖勾起。同時左拳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在腰侧;右拳随之成直拳向前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七)。
要点。与本节的弹腿沖拳相同,推左右相反。
八、马步沖拳
左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同時右脚前脚掌碾地使脚跟里转,上身随之右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在形成马步的同時,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即向左侧方成立拳乎直沖出,略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八)。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第二节
一、弓步推掌
上动稍停,上身左转,右脚随之向前上步,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在右脚上步的同時,左拳拳心朝上,屈時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之变为侧上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九)。
要点:转身、上步、收拳、推掌的动作,必須协调一致。推掌時,必須使腕关节向拇指一侧弯屈,以小指一侧用力向前推出;推出之后,腕关节尽量向上弯屈,肘臂伸直,肩部松沉并向前順,挺胸、塌腰,掌指高与眉齐。
二、拗弓步推掌
两脚不动,步型不变,上身右转。右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左掌变为侧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十)。
要点:左肩前順,右肩后牽,两脚不要拔跟或掀脚。
三、弓步搂手砍掌
①上身从左向后转,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左掌直腕成俯掌,在转身的同時从左向后乎摆橫搂。眼随左掌(图十一之1)。
②上动不停,左掌变拳,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同時右拳变掌,臂伸直从后由外向身前成仰掌平摆橫砍。眼看右掌(图十一之2)。
要点:转身、搂手、收拳、砍掌的动作,必須协调一致,但不必过快。砍掌時,肘腕关节都須伸直,砍掌之后,掌心略高过肩,两肩松沉。
四、弓步穿手推拿
①左拳变掌,由左腰侧经右掌上面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在左掌前穿的同肘,右掌內旋使掌心朝下成俯掌,顧左臂下面屈肘收于胸前(图十二之1)。
②上动不停,左臂內旋,左掌五指捏拢成勾手,勾尖朝下;此時上身右转,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同時右掌成侧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十二之2)。
要点:穿掌与收掌的动作,转身、勾手与推掌的动作,必須分別同時進行;而这两部分动作,又必须协调连貫,中間不可停頓。推掌之后,手腕要尽量向上弯屈,掌指高与后齐;勾手要尽量向下屈,手背略高过肩。
五、弓步推掌
①上动稍停,左勾手奕为倒掌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前。
②左脚向前上步,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为左弓步。同時右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掌随之成侧立掌向前乎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十三)。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推掌相同。
六、拗弓步推掌
两脚不动,步型不变,上身左转。左掌变拳屈肘收拘于左膝侧,拳心朝上;同時右拳变为侧立掌向前乎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十四)。
要点s与本节的拗弓步推掌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弓步搂手砍掌
①上身从右向后转,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右掌直腕成俯掌,在转身的同時从右向后乎摆橫搂。眼随右掌(图十五之1)。
③上动不停,右掌变拳,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同時左拳变掌,臂伸直从后由外向身前成仰掌乎摆橫砍。眼看左掌(图十五之2)。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搂子砍掌相同。
八、弓步穿手推掌
①右拳变掌,由右腰侧经左掌上面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在右掌前穿的同肘,左掌內旋使掌心朝下成俯掌,順右臂下面屈肘收于胸前(图十六之1)。
②上动不停,右臂內旋,右掌五指捏拢成勾手,勾尖朝下;此時上身左转,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同時左掌成倒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十六之2)。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穿手推掌相同。
第三节
一、虛步上架
上动稍停,左脚尖里扣,上身右转,右脚撤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左腿屈膝略蹲,右膝稍屈,身体重量落于左腿,成左实右虎之虛步。左掌变拳,在上身右转成虛步的同肘,向上屆肘橫举在头頂上方,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右勾手随之变拳,臂內旋使拳下栽,屈肘附在右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右前方平視(图十七)。
要点:上架之拳,肘略向身后展开,下栽之拳,肘路向前牽引;做虛步時要挺胸、塌腰,左脚实踏地面,右脚虛点地面,虛实分明。
二、马步下压
①左腿伸直立起,右腿屈膝提起。同時右拳从下经体前向外抡臂绕环,至右前方時成仰拳平举,左拳下降至背后(图十八之1)。
②上动不停,左脚蹬地纵起,同時上身从右向后转,右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左脚的原位,左脚随之落于上身左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右拳在右脚落地的同時,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拳由后向上搶臂,在形成马步的同時,臂外旋,屈肘以前臂为力点,从上向身前下压,左臂屈肘成直角,拳心朝上。眼看左拳(图十八之2)。
要点:纵跳時,先使左膝路屈,然后蹬地纵起;纵起后,上身在空中向后转;转身后,右脚用落地,左脚随后落地。右拳外抡与提步动作、右拳屈肘抱腰与右脚落步动作、左前臂下压与左脚轻步动作必須分別同時進行。
三、拗弓步沖拳
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仍朝上;右拳随即;从右腰侧向前平直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十九)。
要点:与第一节第二动的拗弓步沖拳相同。
四、马步沖拳
左脚尖里扣,右脚跟里转,上身右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即向左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二十)。
要点:收拳和沖拳动作必須协调一致。形成马步后,两肩稍向后张,右肘向后牽引,挺胸、塌腰。
五、虛步上架
上动稍停,右脚尖里扣,上身左转,左脚撤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右腿屈膝略蹲,左膝稍屈,身体重量落于右腿,成右实左虎之虛步。同時右臂向右向上屆肘橫举于头頂上方,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左拳随之內旋使拳下栽,屈肘附在左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左前方平視(图二十一)。
要点:与本节的虛步上架相同,唯左右相反。
六、马步下压
①右腿伸直立起,左腿屈膝提起。同時左拳从下经体前向外抡臂绕环,至左前方時平举,拳心朝上;右拳下降至背后(图二十二之1)。
②上动不停,右脚蹬地纵起,同時上身从左向后转,左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右脚的原位,右脚随之落于上身右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左拳在左脚落地的同時,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由后向上論臂,在右脚落地形成马步的同時,臂外旋,屈肘以前臂为力点,从上向身前下压,上臂垂直,前臂平举,拳心朝上。眼看右拳(图二十二之2)。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下压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拗弓步沖拳
右脚跟和左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時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仍朝上;左拳随即从左腰侧向前乎直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在拳(图二十三)。
要点:与第一节第二动的拗弓步沖拳相同,推左右相反。
八、马步沖拳
右脚尖里扣,左脚跟里转,上身左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即向右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二十四)。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第四节
一、弓步双摆掌
上动稍停,右脚尖里扣,左脚尖外激,上身随之左转,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在身前下伸,并与右拳一起变掌,两掌从右向上、向左弧形绕环,至左侧方時,均成侧立掌,左掌直臂乎举,右臂屈肘使掌心靠近左肘,掌指均朝上。眼看左掌(图二十五)。
要点:转身与两掌绕环的动作要同時進行,协调一致。两掌绕环時,肩关节要放松,摆掌动作結束肘,左掌抬高与眉齐,右掌抬高与鼻齐,两肩松沉。
二、弓步穿掌
①左脚跟稍向外展,左腿全蹲,右腿伸直乎鋪成仆步,上身随之右转,向右脚处前探。在转身的同時,左”掌和左臂內旋,反臂上举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右掌成掌,从身前向右脚处橫搂。眼随右掌(图二十六之1)。
②上动不停,右掌继續向身后按去,至身后反臂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上身前移,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在上身前移的同時,左勾手交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下,以掌心为力点,从后向下、向前撩起,成仰掌平举,肘、腕伸直,掌高不过肩。眼看左掌(图M十六之2)。
要点:上述二动,必須连貫。做仆步時,臀部尽量接近全群的小腿,上身向平鋪腿的一侧保伸。仆步转入弓步時,上身不要立起,要从低处向前探伸移动。撩掌時,肩要松。勾手肘腕关节尽量上屈,臂向上举,上身要挺胸、塌腰。
三、推掌弹踢
①右勾手变掌,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屈腕使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左掌开始变拳。
②上动不停,左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右掌成侧立掌从腰侧向前推出,掌指朝上。右脚不动,左脚随之向前水平弹踢,脚面繃平。眼看右掌(图二十七)。
要点:收拳、誰掌、弹踢必須协调、连貫。弹踢時,先使弹踢腿屈膝,小腿后举,然后脚面繃平,膝关节猛然挺伸使小腿向前弹出,整個腿与地面平行,立地腿站稳,上身稍前傾。
四、弓步上架推掌
左脚向前落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右掌和右臂內族,屈肘橫架于头頂上方,成橫掌(掌指朝前,掌心向斜上方);左拳随即变掌,向前成侧立掌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二十八)。
要点:落步要轻,推掌要快。
五、弓步双摆掌
上动稍停,左脚尖里扣,右脚尖外撇,上身随之从右向后转,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两掌向上、向右弧形绕环,至右侧方時,均成侧立掌,右掌直臂平举,左臂屈肘使掌心靠近右肘,掌指均朝上。眼看右掌(图二十九)。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双摆掌相同,唯左右相反。
六、弓步撩掌
①右脚跟稍向外展,右腿全蹲,左腿伸直成仆步,上身随之左转,向左脚处前探。在转身的同時,右掌和右臂內旋,反臂上举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左掌成掌,从身前向左脚处橫搂。眼随左掌(图三十之1)。
②上动不停,左掌继續向身Z后搂去,至身后反臂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上身前移,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在上身前移的同時,右勾手变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下,以掌心为力点。从后向下向前撩起,成仰掌平举,肘、腕伸直,掌高不过肩。眼看右掌(图三十之2)。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撩掌相同。
七、推掌弹踢
①左勾手交掌,屈肘收抱于左膝侧,屈腕使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右掌开始变拳。
③上动不停,右掌变拳之后,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左掌成倒立掌从腰侧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左脚不动,右脚随之向前水平踢踢,脚面繃平。眼看在掌(图三十一)。
要点:与本节的推掌弹踢相同。
八、弓步上架推掌
右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左腿壤直,成右弓步。同時左掌和左臂內旋,屈肘橫架于头頂上方,成橫掌;右拳随即变掌,向前成倒立掌子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三十二)。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上架推掌相同。
收势
①右脚跟稍向外展,右腿蹬直立起,同時上身稍向左转,左脚随之向右脚处靠拢并步;在并步的同時,两掌变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均朝上;脸向左转,眼向左侧方乎視(图收势1)。
②脸转向正前方,两拳变掌,直臂下垂,仍作立正姿势(图收势2)。
要点:立正收势時,头須端正,收下額,挺胸,直腰,松肩,呼吸乎稳,精神振作。
本文由 HAIPO1023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