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论文杂记 |
幼儿老爱玩水、洗手的个案分析与对策
幼儿姓名 |
张思玉 |
班级 |
菠萝班 |
教师 |
张芬 |
情况分析:张思玉小朋友是一个漂亮活泼好动聪明的女孩子,喜欢音乐舞蹈,不喜欢绘画爱动的孩子,上课喜欢站着上,下课老喜欢跑来跑去,扭来扭曲的。有事没事就往教室外面跑,老觉得教室外的、凳子以外都是美好的。特别是厕所,每次上厕所都是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出来,我观察几次后发现她并不是速度慢,而是每次都在洗手、玩水。 |
|||||
培养目标:1、培养幼儿正确的上厕所习惯和洗手方式。 |
|||||
观察现象:今天天气比较冷,孩子们也都没能到室外去玩,所以一个个都闷得慌,没精打采的。教学效果也不如意,一个个爱唱不唱的,只有张思玉一遍一遍的跟着我唱着歌。我给了她表扬,果然别的孩子也带劲点了。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是按组进行的,前三组先上厕所,孩子完成的差不多了,接着是后三组。张思玉坐在门口的位子,第一个冲进了厕所。我想她肯定很急了。我站在教室门口,这样不但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情况也可以观察到厕所大部分的地方。大部分孩子都回教室了,但我还听到了厕所里哗啦啦的流水声,走进一看,满手肥皂泡泡的张思玉一边轻轻地哼着歌,一边搓着她的泡泡手,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
|||||
分析措施: 孩子爱玩水这个是天性,作为教师也是指导和理解的,但是面对三十几个孩子的时候就很难满足他们的天性,也不可能满足。于是导致孩子一个个偷着玩、偷着乐。看到张思玉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我的脑海出现了两个自己,一个是怒气冲冠的我,“那么冷的天,又在玩水,说了这么多遍还玩。”一个是平静的我“上完厕所洗手也是应该的,就是不要洗那么久就好了,我小时候也天天泡河水里。”但是这两个自己我都不知道让哪一个跑出来,张思玉已经不是第一回了,大概有七八回了,哎,怎么办?后来直接叫她进去,没再说什么,只是对自己说我的想想法子了。 与家长交流后得知张思玉在就爱玩水,一盆水能玩上半天,洗澡不愿意出来,开水龙头放水玩。听到家长这样的回答我已经有所预料,玩水对孩子非常好,可以开发智力、刺激神经等。但要有个度,那我该如何控制这个度呢?于是我就规定了上厕所的时间和洗手的时间。由于是冬天,比较寒冷,很多孩子都不愿意洗手所以洗手时间和次数都降低了,必要时才洗手,如:桌面游戏过后洗手,特别是玩了橡皮泥之类的必须用肥皂洗手,饭前便后也要洗手。在尊重孩子的这一喜好的同时,还要给他立下规矩,水龙头开的小一点,洗的快一点。制作标记“节约用水”,贴在水龙头上的墙面,提醒孩子要节约用水。
|
|||||
观察现象:前天刚刚定下的规矩,洗手水龙头要开的小一点,洗得快一点。这两天的现象好一点了,孩子们上厕所洗手时我也多次提醒和观察。在我的监督下,孩子们无可奈何地快速洗手,张思玉也不错。晨间桌面活动进行了一半,张思玉响亮的声音在我耳边出现了:“老师,我不想玩橡皮泥了,我去洗洗手。”我马上说:“可以,用一点点肥皂洗知道不?不能很多也不能玩水哦。”我也跟着她一起进了盥洗室,在我的注目礼下她真的用了一点点肥皂就好了。我高兴的表扬她有进步、听话。大家都继续着桌面活动,结束时我和大家收拾整理,好多孩子都去洗手上厕所了。“老师,他们几个用肥皂了。”“他们玩了橡皮泥,一定要用肥皂才洗的干净。”我也走进了盥洗室,结果张思玉又在洗手了,“张思玉,你不是刚刚用肥皂洗过了吗?怎么又在用了。”“老师,我后来又玩了橡皮泥了,手上都是油油的。” |
|||||
分析措施:
|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二
幼儿老爱玩水、洗手的个案分析与对策
幼儿姓名 |
张思玉 |
班级 |
菠萝班 |
教师 |
张芬 |
培养目标:1、通过教学让孩子感受水的重要性,自觉地节约用水。 |
|||||
观察现象:张思玉的洗手问题有所改善,但可能需要时间和教师的多次提醒才行,有时还会在水龙头边看到张思玉在玩水、洗手。这不又是那么两三个还没从厕所出来,我走了进去。“张思玉,洗好了没?肥皂都用光了,明天你的带来了啊。”“老师,我没洗手,我再帮水龙头洗澡。”“水龙头不用洗的,关了进来。”张思玉伸伸脖子吐吐舌头进来了,想到要分饼干了我的洗洗手了。就在张思玉刚刚洗的水龙头下洗手,当我打开水龙头时发现上面都是肥皂泡泡和肥皂粘在上面,滑不溜丢的。 |
|||||
分析措施: 这件事情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人家弄上去,张思玉真的在帮忙洗水龙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她自己弄上去的,再把它洗掉。为了弄清楚水龙头上的肥皂是怎么回事,我找了张思雨谈话,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真的是张思玉弄在水龙头上的。她主要是想把水龙头洗洗干净,从巧虎里看到洗好手要把水龙头冲干净,只不过她比较考究,用上了肥皂。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是对呢还是不对呢?“张思玉,以后你要给水龙头洗澡你就在最后洗好的时候捧点水冲一下好了,不用肥皂的,这样很浪费水,我们的肥皂也快没了,要不下次你自己手脏了就没得洗了。”张思玉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之后我结合了 3月22日世界水日,使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形态和作用。护水的行为习惯,给孩子们看了很多地方都没水,孩子们看到那些脏兮兮的小孩子一个个大笑。还有的说“脏死了”。但在我的解释下孩子们觉得很难过,原来他们连喝的水都没有,别说洗澡了。一个个都很难过,张思玉说:“老师,我们都要保护水,不要浪费。”看到她说的这样的话我知道她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希望对她的坏习惯有所帮助。 |
|||||
观察现象: 现在张思玉的问题好多了,每次也不是最后一个出来了,为了表扬她的进步,我决定让他们好好地玩一次水。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好几个大桶,他们各拿各的小水杯,开展了喷水活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一个个喷的水到处都是,还有几个衣服都湿了,有几个还不小心喝下去了。张思玉却拿着水杯跑到了我们班级负责的生菜地边,对着生菜喷了起来,这时我才想到了,我们这样也是浪费水,对了,就让他们给生菜娃娃浇水吧,更有意义。所以孩子们一个个都对着生菜娃娃“吐口水”。 |
|||||
分析措施: 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要及时表扬,不但是精神上的,好要有实际的物质或者行动给与奖励,主题活动《健康宝宝》中有一节课是关于水的,为了奖励孩子最近的表现,我在教学中特地加入了新的环节,玩水,在刚开始的纯粹玩水到张思玉的点拨下的意义玩水,都给了我新的启发。张思玉在玩水方面比我强多了,这和她平时多玩会玩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在她的提醒下,孩子们不但玩的开心也有一定教育意义,真真意义上节约用水,不浪费我们的资源。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感到很无能为力,一方面是教学和班级管理,一方面是孩子的天性和会玩带来的惊喜。孩子从进入幼儿园他们的玩被剥夺了很多,到了小学丢的更多。到了中学几乎没多少了。反思现在的教育方针和教师理念,迷惘啊。真期待以后孩子们给我带来会玩的惊喜。 |
|||||
小结:张思玉爱玩水、会玩水都是天性使然,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家长、教师、社会一点一点的抹去,真的很痛心。从上面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喜欢玩,但不一定每个都会玩。张思玉就是这样一个爱玩、会玩的女孩。我们都说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似乎都有点刻意和模式化,只有在真正的玩中才能将玩推到顶峰。也许他们还有更多会玩的方法和惊喜只是我没有看到,真希望在教育下这种惊喜能有所保留和不断扩大。
|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公主用手比划的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认识伞的功用。
3、幼儿大胆、愉悦地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1、 故事中所需要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教师讲述故事
有一位公主是个哑巴…,她想要什么东西她就用手比划,接下来我们看看,她想要的是什么东西?
教师比划动作。
我们也来比划一下,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一个仆人的图片)
原来仆人拿的是什么?可是公主看了蘑菇却摇摇头,又比划了一次。
我们也来用手比划一下,看看公主画的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二个仆人的图片)
仆人拿来了公主最爱吃的棒棒糖,公主看了棒棒糖,叹了口气,又重新比划了起来。
我们再来用手比划一下,猜猜看公主要的究竟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三个仆人的图片)
这次胖仆人拿来的是一棵松树。公主看见仆人扛了一棵树来,气得脸都红了。她就掏出一支笔,仔仔细细的把她想要的东西画下来。
我们再来比划一下,猜猜公主画了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四个仆人的图片)
这次,瘦仆人买来的是一把伞。公主站在伞下觉得凉快多了。公主笑了,仆人也笑了。
提问:第一个仆人为什么会拿蘑菇呢?蘑菇什么地方像伞?
第二个仆人为什么会拿棒棒糖呢?棒棒糖什么地方像伞?
第三个仆人为什么会砍小松树呢?小松树什么地方也像伞呢?
二、讲述伞的用途
师:(出示准备好的伞)问:“公主用伞来干什么?”
(教师撑开一把伞)---(把伞倒挂在手上)
师:伞除了可以撑外,还可以做什么?
(幼儿回答问题)
师:原来伞有这么多用途,它可真奇妙啊!
三、绘画伞。
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伞供幼儿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把?并将其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自己喜欢的伞,将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