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浅谈“草根”的文化平台——博客·微博

(2022-06-06 08:07:52)
标签:

金中曰

原创

文化

情感

时尚

分类: 社会话题



浅谈“草根”的文化平台——博客·微博

                           ——金中曰/文


2007年,当我注册进入博客后,就开始喜欢上了这个个性化十足的文化平台,也喜欢对普通而平凡的博客以“草根”来形容,很平民大众化。我喜欢写游记,发发自己拍的片子,也喜欢散文诗歌娱乐评说,于是在博客这个天地里尽情地翱翔着,也尽情地享受着自由自在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几年过去了,看情形,目前新浪博客淡化主推微博,可能是微博上的大咖不少,比博客热闹,社会效益显著,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效益在助力估计这样也是一种节省资源的另一种方式吧。目前进入博客可以从微博口进入,也可以从博客入口,但是从入口的密码来看,似乎博客没有了,只有新浪微博这个名头了博客,真是我难舍的情怀。  

其实,虽然有不少网站也建设了文学或者旅游专项的文化平台,而著名网站里如百度的贴吧,腾讯的空间等,都不如新浪的博客吸引人,尽管现在新浪对外宣传的是“新浪·微博”,也没有完全放弃个性化文化平台,但微博的特点就在于个“微”字上,不喜长篇大论,图片一大堆。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博客,就是因为这里的文字限制不多,发表的图片数量也限制不多,不是“微”型化,而是广博的“客”地,个人版面更能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另外,在新浪博客上发布文章,清爽干净明朗,文章被选入博客首页也是依靠大网站的盛名传播的更加广泛,而这些增添个性化综合文学平台传播的优势都令人们喜爱。

博客与微博有很多不同点,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毕竟我写微博时间不长,过去是博客发文直接链接微博,现在这个渠道没了,所以并不是很深入了解。我现在发微博时总有些找不着北的感觉,因为总是被许多所谓的知名人士或者网红人士所包围,很乱很杂,有些是被迫的关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动过他们的微博,就恣意地进入了我的小天地里,这是不是新浪放弃了博客太平民化的理由之一呢,是要我们充当水军么?

但是,从目前来看,毕竟选择博客的中老年人多些,而选择微博的则多是年轻人的天下。博客是许多退休人员的娱乐家园,许多博友在博客上已经运作十几年了,恋恋不舍的情怀特别能理解,我亦如此。现在社会老龄人员剧增,他们都在寻求未来老年生活的快乐,发布一些见闻以及与生活相关的文章或者游记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目前,国家在对待老年人福利上各地已经有些支持,如公园门票如乘车如高龄补贴等,为什么不在文化建设上给予最大的帮助呢?毕竟文化建设的途径太少,目前,在网络中,博客就是其中最大的个性化文化平台,但是像新浪这样的大品牌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去维护,维护成本也不低,假若国家出台些个人文化平台建设政策的资金支持,那么,我想不仅仅是新浪,其他著名的网站也可以做出这些福利式的举动,估计会获得更多喜欢文学和旅游娱乐老年人的赞许,让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心期待博客的回归,哪怕将原先的博客链接微博,保留成为微博持久地链接博客,融合博客,就会更令人欢喜


随笔:浅谈“草根”的文化平台——博客·微博
备注:本文都是个人观点,希望引起还在关注博客朋友们的共鸣

1.此文借助博客“炫风之影”在微博中的呼吁又展开了一些,我运作过很多年企业管理,了解国家一直在二次创业上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老龄化课题当务之急,很多相关部门估计亦在寻找突破口,本呼吁希望可以起到助推作用。

2.有些博友想等着博客形势好转再发文,诸不知,你不发文,慢慢的,别人来到你的空间,就仅看到“系统维护中,博文仅作者可见”的提示了,等于自愿放弃博客。所以隔三差五发篇文章,让自己的博客还是保有生命力的好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