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心地面对宝贝乱摸乱拿的行为
金中曰/文·图
九个多月的安安似乎更加活跃了,就像得了多动症一般,一刻也不停息,因为世界上的新鲜玩意儿太多了,他都顾不过来了,什么都想摸摸什么都想尝尝。所以,当他很熟练地在地板上快速爬行后,就学会了站立起来,他似乎更喜欢这个姿势。于是,只要有可能他就会扶着东西站起来,接着,当自己稳当后就开始扶着东西伸腿迈步了,即使是坐到地上也很稳当尽量不让自己摔着,那个过程发展很神速,看得我都暗暗吃惊,看样子人类从孩提时期其实就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只要不超过极限。迈步后他就会寻些新鲜玩意搁到嘴里品尝,凡是他看到的新鲜玩意儿都会想方设法拿到手中来,由此家里也开始将小家伙能够碰触的一些危险东西搁置的远远的。
安安子这时候的表现也更加丰富多彩,以前的安安饿时哭,困时哭,逗时笑,哭笑的原因还算是简单,现在的安安知道用不少动作和表情表达着自己,比如那天,我看护安安,中午一点钟了,他似乎还没有困意,只在床上玩耍。而我困得都快睁不开眼了,忽然听到安安在咯咯地笑,猛地睁开眼,正好看到安安的一张可爱的笑脸对着我,却原来他躺在床上蹬着小腿在逗我,也,我立马精神了起来,看着他咯咯的笑,立即就不困了,怎么那么逗啊,哈哈,我也跟着笑了起来,太有意思的安安了。
面对这样子的安安,我们这些大人的表情和动作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想想九个多月大的安安的一些经历我们也在总结。
如,某天爸爸将安安放置在床上,动作略微猛了一些,他即刻撇着小嘴,一副委屈的样子,看着挺令人发笑的。不过,这时候我们没有表现的不在意,而是适当的安慰,并说爸爸错了,让他知道爸爸不是有意的,别看他不会说话,其实他懂,因为他立即伸手让爸爸抱抱。
又如,在安安玩耍中难免碰到磕到,只要不是特别狠的,就随他去。刚开始他会哭,我们会摸摸他碰到的地方细声细语地安慰道:“没关系,不疼。”只要你不那么大惊小怪,慢慢地,他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似乎也抗那些磕碰了。当然,磕碰狠了,也不能轻视这个现象,还是需要安慰一下。把这样当做锻炼孩子不宠孩子那就错了,这样过狠的磕碰会吓到孩子,因为,毕竟身心受到了一些损害,而对孩子依旧假装无视的样子,会对孩子成长不利。
别看一些话语安安不会说,其实他也是在接受和理解的过程中。因此,对于不应该动的东西我们已经开始频繁地提醒安安,现在只要说“不动!”他就会“恋恋不舍”地离去。刚开始他不理解,依旧去拿,我们会走过去将东西拿过来放回原处并告诉他不能动,慢慢的,他一听到“不动!”两个字立即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你,而手依旧不甘地碰触不应动的物件,只要你坚持说,他就会转过头去放弃了。不过,一会儿工夫,他又会去碰,然后回头再看着你,样子可爱极了。可见孩子在接受不能动的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不能放弃,实践证明现在的安安完全听得懂我们的意思,而有些东西他即使不甘也开始慢慢地知道这个东西不能动,看,多么聪明的孩子。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很短的过程,真的需要我们耐心啊。

吃书咯

一家三口很幸福

照镜子很好玩哦


这个玩具第一次玩

太公,您拿的是什么玩意儿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