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院孩子笑续数十载情谊

标签:
金中曰原创清华西院孩子聚会文化图片 |
分类: 散文(时光)随笔 |
*************我的同窗,我的发小**************
西院孩子笑续数十载情谊
金中曰/文·图
附小七十多岁教音乐的毕老师一个号召令,5月15日西院大聚会,于是乎,曾经住在校园西院老屋一代不同岁数且当年西院的孩子们开始响应喽。40后,50后、60后,还有70后和80后,上百人报名参加这个主题为“春光时节步轻盈,重返西院故乡行”的大聚会,最大的80后已经有85岁高龄,依旧精神焕发,所以说这次聚会既有很多是五十年代或者是六十年代在西院出生的孩子们,也包括那些当年为父辈的老师们,他们也为曾经居住过西院而骄傲。
西院分为旧西院和新西院,从清华西门进去,首先看到一片古旧的宅院,那就是西院,老得不能再老的民居。别看这一片旧砖房现在看来很不起眼,但是这里却是让所有西院发小引以为豪的地方,因为早年的西院曾经居住过很多著名人士,像王国维、陈寅恪、杨武之、杨振宁、顾毓秀、熊庆来、朱自清、闻一多、陈省身、吴晗等。而曾经居住过西院的朱自清老先生写下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令西院孩子永生难忘,
好一段时间没去校园了,清早,看着时间尚早,就约着西院的发小小蓝先到荷花池与西院老屋一带走了一圈,碧树葱葱,花儿娇艳,荷塘上的罗锅桥人影绰绰,老屋依旧伫立在万泉河边。围着老屋绕了一圈,再穿过树林望望老屋前面夏季戏水的游泳池和冬季滑冰的荷花池,看着那些熟悉的景致,不禁感慨万分,一路悠闲漫步一路畅想着过往,欢天喜地的向着聚会地甲所走去。
甲所曾经是我们60后70后当年上过的幼儿园,参加聚会中的很多人都是在这里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我们在曾经的紫藤萝架子旁跳着皮筋,在曾经的沙坑里玩着城堡游戏,在曾经的小山岗子上唱着蜗牛,蜗牛,先出了犄角后出头……然后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去清华附小读书了。
真是欢乐大聚会啊,虽然有不少可以说是我们的前辈,但是他们却都高兴的呵呵笑着说与我们都算是西院的发小。望着比我们大不少的前辈,有的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是他们的心态依旧年轻。而这些前辈们当年也是在西院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再看看我们这些60后,开怀大笑间,一起笑谈着当年经常踩踏着洋井流出的潺潺清水而嬉戏玩耍,笑谈着在花蝶草绿的小树林中扑蝶逮虫,笑谈着在溪水中捞蝌蚪捉小鱼的快乐,笑谈着当年家家养着的鸭子都往荷花池里赶,追逐着绿色的浮萍,笑谈着爬上大杨树掏鸟窝的窃喜,笑谈着偷偷去挖吃王伯伯种的鬼子姜,笑谈在西院的大马路上玩大鹰小鹰的格子游戏……笑啊笑的,不论是哪个辈份的人,只要是在西院成长过经历过,似乎童年的趣事都很相似。于是,相似的话题就多,故事就多,许多童年的往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风风雨雨数十载,童年、中年、老年,一代代的西院人经历了许多许多,我们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在心湖中荡漾,温馨的回忆,在双桨下前行。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绝大部分西院的孩子们已经各奔东西,但是西院,永远是我们的西院,我们的故乡,不论走到哪里,童年的西院怎能忘记。碰酒时我们不报自己叫什么,我们只说,我住14号,我住27号,我住36号,我是新西院的,我是旧西院的,那些带着号码的一个个门洞曾经填满了童年的故事,曾经像风儿一样带着花香吹暖了每一个西院孩子的心。
举杯,为西院干杯!
万岁,永远的西院!
万岁,发小永恒的情谊!

初夏的荷花池,小荷才露翠翠叶

曾经的西院孩子
曾经的幼儿园
聚会组织者毕老师,曾是附小的音乐老师,教会给我的第一首歌是《麦浪滚滚闪金光》
聚会组委会,有我的老师、我的兄辈,我的发小

老西院老画家当场作画

当场拍卖,获得的款项为西院基金


为西院举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