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马观花看佛山
金中曰
前一阵子写了两篇走马观花看旧金山的文,其实说白了那就是不管去哪个地方,只住上几天的功夫,能够走马观花看些东西已经算是不错了。即使是住上一段日子都不敢说有些了解,所以走马观花只是看表面的现象而已,但是表面的东西也会让自己有些收获,就如这次去佛山一样。
佛山若是在地图上看并不是很大,初步印象就是广东地区的一个市,然而这里是侨乡,这里的人们在多年的努力奋斗中,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不说政府在努力,佛山人在努力。我很震撼的是,仅仅四年的功夫,佛山就成为了全国排位超前的制作加工业基地,这可能是源于廉价的劳动力与资源所致,更重要的是几年来全国房地产业的成长势头不减也给佛山人的建筑材料加工业带来了契机。表面上看佛山很质朴,但是这里真的是藏富于民,那些乡镇基本就是一个个加工基地,他们生产着建筑材料、服装等,很多都属于低端加工业,虽然利润不高,但是佛山人很努力,他们希望人民都尽快地富起来。然而面临着加工业的技术低端,人们又在计划着往科技高端发展,因此他们走出去准备与先进的科技理念相结合。
我这次跟着园区的一些朋友一起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佛山的几大基地,感触很深。几年前佛山许多的地方还是废墟或是农田,然而通过人们的努力,形成了环保产业园、新城中德服务区、金融技术服务区、火炬创业园、高新区等等。这些园区都各具特色,吸纳的是相近的产业,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定的氛围。他们的规划很雄伟,按照发展思路正在一步步推进实施。不过,我们到了几个工业园区看到的都是建设规划沙盘和正在建设的建筑,那些已经完成的建筑里的企业基本以服务业为主,加工业的紧密程度还是集中在外围的乡镇里,人们几乎不种田,很多人都加入到了加工的行列中,因此这也是佛山人想提高水平的一个目标。
到达佛山的当晚,我很庆幸这次的商业礼仪拜访中的酒文化似乎更加贴近人性化,餐桌上只有一杯装有很少量的红酒和一杯茶。客人敬酒也很客气,每次都是随意就成,你若表示深层次的干杯,那也不过是一小口而已,不会让你难堪。在吃饭前正巧有一对新人结婚,我看到大厅里面摆放了不少桌就随口说,这是二婚吧,怎么也得有五十桌。负责陪同接待我们的佛山人赖先生去问了一下说有一百桌。我一听就接着说道,这得收多少份子啊。当场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赖先生却说,我们这里不像北方讲究多,一来晚上婚礼是因为白天大家都忙,所以不管是头婚还是二婚都在晚上举行,这家可是头婚;二来大家不送份子(钱),也没有那个什么万里挑一(1万零1元)的讲究,是好朋友就请来一起随喜,愿意送礼的就送些实用的东西即可。我一听觉得很稀罕,这在全国都少见,因此就竖起大拇哥,嗯,这样的婚礼不错。人家佛山人听我一夸都大笑了起来,说是佛山人最不讲究,但是心很实诚。
佛山的气温比北京要高出20来度,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正所谓佛山是无山有水的水城,所以气温湿润很舒服。街道两旁开着紫红色和黄色的花很漂亮,道路上的车辆也不少,没有单双号限制,那些骑电动自行车的人们似乎比开汽车的还理直气壮,轰轰隆隆地开来开去很有气势。
闲暇时我在街道上行走,想寻到一些岭南文化建筑风格的房屋,很可惜好似有些难,似乎得到专门的地方才能看到。偶尔能够听到粤剧的声音,非常好听,不过听的都是老年人。赖先生说,粤剧再不保护也有丢失的危险,现在年轻人都喜欢靡靡之音。其实这个现象在全国都很突显,不过这些传统文化根扎得很深,相信通过各方努力,文化的传承是一定会保持下去的。
一些人工湖都是在原有的废墟上引河建成的,那里都是佛山人休闲的好地方。在佛山里我们到了几个区参观,没有见到农田,那些农田都已经城镇化了,到处是正在建设的建筑,老吊车林立。因此,这时的佛山更加像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
























温馨提示:本博文为金中曰在新浪博客原创,未经同意,一律谢绝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