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座属于皇家记忆的城

(2012-11-06 14:41:04)
标签:

金中曰

原创

故宫100

分类: 文娱随笔

一座属于皇家记忆的城

一座属于皇家记忆的城

金中曰

——观纪录片《故宫100》有感 

感谢博导涛妈的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紫禁城,辉煌的建筑,那是一座属于皇家记忆的城。那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薇,来自天上;那禁,是权力,来自于人;那城,是这一片大地上的恢宏建筑。播到《故宫100》,当解说员的声音响起时,加深了我对紫禁城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从来这座城都是皇家的梦,不属于百姓的,因为百姓不可能进去。时空的隧道将退色的历史滑落,在记忆的空间碎片中,这座大的令人茫然的城,到底有多少秘密啊?

时间在不断的前行着,那9999间半的大殿小殿却并没有被历史抛弃,它所记录的一切都像一面镜子被现代人所留存,尽管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仍然漂浮在很多殿堂的角落里,然而,这个皇家最大的家庭建筑,它上演的几百年的传奇却是令后人永远探索不尽。

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就连他住的地方也代表着最高的等级,在紫禁城中,他不仅要处理国事,还要处理家事伦理事。那么这座代表至高皇权的地方,一切的奢华也就不算什么了。我一集一集地观看着《故宫100》,尽管每一集都不长,但是却将故宫的神奇面纱一一地拨开,引人入胜的画面与解说,带领我们深层次地去了解故宫,了解那些皇家的故事。

走进故宫的正门——午门,那是故宫里最大的门,用有容乃大来形容它并不为过,而通过这道门的却有着五凤朝天的说法,因此也被称作五凤楼。据说,除了皇帝之外,有一个人能从午门进来一次,那就是皇后在大婚时。而另有三个人也能从这里出来,那就是殿试后考试获得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因为他们肩负着皇帝的重托与期望,荣耀地走出午门,可想而知那是多么的荣幸。

到了紫禁城,对那个四座角楼也是印象至深,原来那就是四面玲珑的象征,作为城墙的制高点,它们起着观察、守望和防卫紫禁城的作用。时光虽在洗礼但韵味仍在,角楼见证着朝代的变迁,它默默地守护着宫城,凝望着这个世界。如今,我们默默地观赏它们时,却发现清风一直在角楼之间弹奏着潺潺音符,它一直是那样的宁静的守护,却成了紫禁城的一道壮美的风景线。而皇宫里唯一的那条来自于西北玉泉山的御河,河上搭建的五座金水桥却代表了“仁义礼智信”,我想,故宫里的一切建筑都带有皇权思想的要领,也代表着统治阶级的需要与愿望,包括那些带有八卦阴阳之理的所有设计思想。

不管故宫多么辉煌,那些气势恢宏的建筑全部出自大工匠之手,然而,自古都是宫殿辉煌,大匠无名。先不说那些大殿的精雕细作,以及描金涂饰的美丽壮观,就说紫禁城里的每一块金砖,制作起来如此繁杂,看得我是咋舌不已。清朝初年,三个县令一个月的报酬,也就是一块地砖的报价,可想而知那砖能不金贵么,称作金砖一点也不为过。这些金砖原材料选自江南的土,经过十三道工序,炼成稠密的泥,做模再烧它一百多天,好家伙道道工序繁杂,价格昂贵却是名副其实。

《故宫100》里曾经说到,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棵树,而紫禁城却是皇帝在中国种植的最大最华丽的树林。我想,那片树林却是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浇灌的成果,它看似仅属于皇家,诸不知,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以木为主要材料,不靠一枚钉就将所有的建筑紧密的扣在了一起,这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与世界著名的古建筑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大教堂相比,那些无一不是砖结构,而我们的紫禁城,以木质为主要材料的伟大创举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的永恒辉煌。

观看《故宫100》,步入了皇朝领地,也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了解和学习了大于100个方向的知识,是部很有欣赏价值的片子。

 

温馨提示:

本博文为金中曰在新浪博客原创,未经同意,一律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