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刻骨铭心”的骑车经历

标签:
金中曰原创马路飙车杂谈 |
分类: 散文(时光)随笔 |
大马路上“狭路相逢勇者胜”
文/金中曰
北京的路是百条千条,北京的桥也是各具风骚,然而北京的人们在上下班时仍然被车多人挤所困扰。望着春节里安静不少的大马路总是感慨万分,啥时这里能够总是这样地消停呢,过节真好啊。
现在的北京人多得如牦牛毛,开车的、骑车的、行人,总之,除了快车道,自行车道绝对是所有可行进的车子与人类都拥挤到的地方,有时候宠物也得搀和一腿。因此,走自行车道时反倒比开车的还得技术好才成,这就是我很长一段日子里骑车的体会。
按理说家离单位有一定的距离,开车坐车都不错,但是开车走不动,坐车人很挤,走路又太远,因此我就选择了骑自行车,这骑车上班也不算什么,还锻炼了身体,尤其是对颈椎有利。刚参加工作时,那时候买公交车月票国家报销,因此坐车上班不亦乐乎。但是后来人挤人的每天就跟个画似的令人烦恼,尤其是在夏日那真是好比一个个的热辣闷炉用在车子里,再加上汗臭体味,可想而知车子里是啥风光了,不像现在大部分车子有空调,因此,我就下决心骑自行车上班,即便是怀孕了也没放弃。再后来上班的单位离家近了,这才选择了走步。搬家后,这家离单位半远不近的,得,再次选择骑车,骑过一段时间却发现虽然吸进了不少的废气,但是这也算是明智的选择,毕竟还是锻炼了身体,比平日里不怎么动弹好多了。不过在路途中也受到了视觉上与感觉上的洗礼,某些人咋那么不要命呢,争分夺秒为了啥?
每日里迎着朝阳骑上自行车,慢慢地行入自行车道,那些精彩玩命的故事就开始在身边上演起来,我边骑边看风景,边欣赏着各种车技,也算是观赏一种路上实体飞车电影吧。现在很多道路都是单行线,这真苦了对面过来的人,因此逆行就不算什么了,好在逆行时大多都遵循右行的原则,互不相撞。可有好事者偏就横冲直闯,那些玩命的家伙真像是拼命三郎一般,好似那道就是自家开的,逆行也是不管不顾,速度极快,在各类车子面前耍大刀,拐来拐去,害的不少车主吹胡子瞪眼也没辙,娘还没骂痛快那些人早就晃晃腰身快蹬着车子转眼就没了人影,所以说遥望他们过来你只要把握好自己的车把即可,真有那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感觉。
还有那些驶进自行车道的汽车,绝对是找罪受,各种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绝对是与时俱进的上好交通工具,与它们抢地盘汽车绝对占不到便宜。先看看不少骑着电动三轮车的小贩们,他们可不会让着汽车,总是大马金刀地前行着,得意时还用衣襟擦擦汗,怪乐地斜眼逗着闷子,任后面喇叭按破天依旧是我行我素,谁叫你到了俺家的地盘上了呢。这些个电动三轮车那是自行车道上的霸王,速度极快,左闪右闪,谁看了也得躲一下,经常被耍的人们一波三折地惊魂不定,道路上看到他们可真得警钟长鸣。再看看上班族青睐的两轮电动自行车都有个极大的特点,当它们闪电般的从身边快速而过居然一点声音没有,那车轴质量也忒好了,每每嗖的一下擦身而过,总会把你吓一跳,强劲的心脏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要是在公交车与自行车并行的道上行驶,那么最霸王的就算是大公交车了,它们行驶进站你得小心了,否则突然按起的喇叭不震聋你的耳朵不算完,仿佛所有的道路都是为大车子开通的一般,咱这样的小车体在它的面前可真是令它不屑一顾,人家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居高临下地冷眼睨着你,眼刀如锋,触碰到保准心肝颤,赶紧让道好让他的车子进站,否则擦上了不值得。
当然,就是如此霸道的大车子遇见了一些老爷子开的电动老年车也是木有辙,因为人家耳有些聋,眼有些花,只认得眼前路是自家的,管你什么公交车的大喇叭高声震响,依然故我地在马路上慢慢行驶那才叫威风八面呢。
路上飞车的小子丫头也不少,现在的自行车品种多,有气势的那种高赛车也算是跑车的一种,要是上到马路中央,估计那速度也不亚于汽车,但是在自行车道上,可就有些憋屈了。因此骑着它们的年轻人,永远撅着个尊臀左饶右旋轻松飞奔着,有的还在背包里放个什么音响,一路快速奔跑一路欢歌,看着真是年轻刺激,他们穿行在各色慢骑的自行车之间,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路骑车一路瞧,路上妙事真不少。在这样的马路上骑车,还真得有些好本事,因为有不少横的绝对是不要命的。望着他们反观自己,好在还不算是二把刀,每日里骑车上下班也是得耳听八方腿脚利落,这样的过程对身心与车技到真是个“刻骨铭心”的锻炼。